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388篇
中国共产党   1210篇
中国政治   1310篇
政治理论   394篇
综合类   5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38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美学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4,30(1):82-87
人类审美个性与其普遍性文化功能是德国古典美学两主题 ,其间存在的逻辑矛盾与历史张力以及其审美个性研究的不够深入 ,都深刻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美学。以宗教为参照 ,可以深化审美个性研究 ,则审美是人类追求即时性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审美感性是物质感性、具体感性和即时感性 ,这些决定了审美乃人类精神生活起点、大众文化之典型代表。审美是最世俗的人类精神活动 ,美学则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 ,这当是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确当起点。在拓展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上 ,审美较科学、宗教、哲学均远为逊色。  相似文献   
62.
中国的社会转型本质上是一种制度转型.由于此时社会外在制度的有效供给不足,往往会引发某种程度的社会信任危机.因此,加强外在制度的有效供给是克服社会信任危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3.
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遵循其内在规定性。一是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用主体分析的方法,二是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用全面、联系的方法,三是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用准确、到位的科学方法,四是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的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长期萧条,与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在同时期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我们会想到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政府宏观调控效率的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日本经济长期萧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日本的某些内在制度安排也是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行政体制与腐败:内在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公共权力运作失灵的角度研究行政职能与腐败的内在联系 ,探索造成公职人员腐败的现实体制因素 ,指出不合理的行政体制是公职人员腐败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6.
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的着力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城镇化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和大中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基础。我国县域城镇化存在着主导产业不突出 ,盲目扩大人口规模和拉大城镇框架 ,有城无市 ,空壳市场现象普遍 ,城镇特色不突出 ,建设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要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 ,应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 ,重点发展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强化产业支撑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 ,搞好资产经营和运作 ;深化制度改革 ,实行更加灵活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67.
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蕴涵着深刻、特有的伦理道德内容。市场经济的道德性问题已然成为国内外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话题。从经济伦理的视角,理解这一问题的基本意义,揭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亦即它自身的内在价值尺度与外在价值考量,在当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周菲 《长白学刊》2005,(5):74-77
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是社会与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结果.城市发展内涵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科学、健康的人格养成.科学、健康的公民人格是城市发展的软环境需要,是支撑城市道德文明的基石.城市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的集中体现,是公民人格养成的主客观环境.同时,城市发展也对公民人格的养成提出了内在规定性,如法制与道德原则、独立与自主原则、开拓与创新原则等.  相似文献   
69.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支撑虚弱、规模小、功能差、布局分散、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欠发达地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着力点要放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走产业推动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缩短战线和重点培育相结合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0.
领导者的形象特质及其塑造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锦钦 《新东方》2005,(10):14-19
当前,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全党范围内有步骤地展开,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之一是提高党员的素质。诚然,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显得更为重要。领导干部的内在素质是通过其形象所表现的。领导形象关乎自己,关乎事业。因此,通过对领导者形象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领导形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有利于拓宽领导者的视野,使领导者加深对自身形象修养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利于领导者掌握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的途径。加强对领导者形象构成及塑造良好形象的途径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