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252篇
工人农民   133篇
世界政治   1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6篇
法律   953篇
中国共产党   5916篇
中国政治   9688篇
政治理论   943篇
综合类   155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588篇
  2013年   1652篇
  2012年   1964篇
  2011年   1711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390篇
  2008年   1454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1348篇
  2005年   948篇
  2004年   830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576篇
  2000年   569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1 毫秒
81.
灾情是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82.
《劳动保障世界》2005,(7):20-21
长岭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幅员面积5728.4平方公里,总人6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剩余劳动力10万人左右。近年来,我们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推进“一推双带”、实施开放兴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战略性措施,加强引导,积极扶持,搞好服务,使全县劳务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去年,全县共输出劳务人员51200人,实现劳务收入2亿多元,  相似文献   
83.
邹进泰 《政策》2005,(2):11-13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全面部署了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研究了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在新的一年里,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不少新课题、新挑战。 1、我国粮食生产局面依然严峻。2004年,尽管粮食产量与2003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我国的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一是与历史上的最高年产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996-199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达到5亿吨,2000-2003年平均产量只有4.5亿吨,减幅超过5000万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任务艰巨;二是  相似文献   
84.
尽管农产品贸易是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但《农业协定》毕竟通过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减让农业支持和补贴等制度,确定了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并为其逐步自由化留下较大发展空间。中国在经济腾飞中付出了农业发展滞后的代价,现在正处于调整国内农业结构和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关键时期,需要利用协定的抽象模糊性,适时完善农业立法及其配套规则,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工农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5.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有利作用以及给中国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为减轻加入WTO对我国农业造成的不利冲击,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科技投入和对农村区域综合发展的支持。  相似文献   
86.
杨振怀 《中国减灾》1991,1(1):18-19
联合国决定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减灾活动,这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和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中,防御水旱灾害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地理和气候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
叶耀先 《中国减灾》1991,1(2):19-22,23
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洪水和暴风,曾经使人类蒙受过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至今仍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据联合国统计,1900至1976年间,458万人死于自然灾害,3亿3千多万人无家可归。自然灾害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减轻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当代防灾水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手段有了显著的进展。一些减轻灾害成功的事例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例如,  相似文献   
88.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损失变化趋势和减灾效益评估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吉顺  王昂生 《中国减灾》1991,1(2):22-24,28
我国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除1989年公布全国为525亿元外,其它各年均未见到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赖以得出这种数据的基本资料。在这种情况下,灾害损失及减灾效益分析多为总体的定性分析和个例的具体评估。定性分析缺乏数量的概念,个别例子的评估相互之间差别极大,不能反映总体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现有不完全、不精确资料的处理,得到全国自然灾害损失及其变化趋势和减灾效益的粗略评估,以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讨  相似文献   
89.
李增义 《中国减灾》1991,1(3):20-2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引起的财产密度增加,人口增长及相对集中,灾害造成的损失将逐渐增长。1989年我国因灾经济损失525亿元,1990年我国自然灾害属中等偏轻年,但局部地区受灾也相当严重,全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仍达616亿元。1.1991年我国部分省、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一些省、区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90.
山西省阳高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是山西省3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的战略部署,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13.5%。第一、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