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420篇
中国政治   278篇
政治理论   109篇
综合类   1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科学发展观是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新的发展阶段,香坊区要加快发展,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推动香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真正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科学思路、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把香坊区建设成“经济强区”、“靓丽城区”、“和谐新区”。  相似文献   
72.
今年,是党的88周年华诞,又逢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这两个重大节日连接在一起站是我们通常讲的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人民创建了新中国。并且领导和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经过60年的奋斗。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今后的进程中,我们党还将继续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奇迹,一定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乃至高级阶段。我相信我们党有这样的能力,一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73.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是人之根本、民族之魂,更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政治信仰则是信仰在政治生活领域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对理想社会模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坚定不移的相信和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共同理想,也是全民共同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74.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关系深刻调整.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效地调整了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当前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回顾我国收入分配体制三十年来的改革基本轨迹,对于进一步完善当前的收入分配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邓小平没有提出系统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但他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的共同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终极价值目标.邓小平思考的重点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中国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条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6.
自从 2 0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 ,几乎使所有国家和地区被卷入了现代化的潮流中。中国共产党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三代领导人 ,领导和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 ,为此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追求。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扫清制度障碍 创造先决条件毛泽东认为 ,在一个饱经民族忧患、饱受战乱之苦 ,屡遭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要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必须通过革命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扫清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制度障…  相似文献   
77.
曾素萍 《求实》2001,2(3):44-46
不同阶段 ,不同社会及其历史时期 ,义利观的内容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观的特征表现为 :义利的辩证统一 ,尚义要求的层次性 ,重利方式的多样性 ,义利统一的前进性  相似文献   
78.
任何一中发展观,都蕴涵着对发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发展价值取向确定.科学发展观也是规律认识和价值取向相统一的发展理论.就规律认识而言,它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就价值取向而言,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的发展要求和价值追求.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价值追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价值内涵,包括发展动因、发展标准、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发展理想等等.它集中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于发展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9.
本文回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批驳了那些否定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在特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的观点;指出斯大林和社会主义各国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超越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失误的一个根本原因;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既克服超越发展阶段的错误观念,又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去统一认识、解决矛盾、澄清疑惑  相似文献   
80.
张定鑫 《求实》2005,2(2):7-10
马克思在社会主义历史观上的贡献是通过经典唯物史观的制定为后人研究和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一个科学的社会历史方法论基础。列宁毛泽东分别在俄国、中国实现了唯物史观的初步转型。邓小平把经典唯物史观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 ,赋予经典唯物史观以建设性 ,成功地实现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