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816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434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4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未曾料想的支付风险。当行为人第三方支付账户关联他人银行卡时,行为人与被害人对于关联银行卡内的存款债权形成了特殊的线上、线下共同占有关系,并且双方均非辅助占有人。此时,双方对于财物的控制力和支配力相当,一方以非法占有目的,排除另一方的占有,将财物据为己有的,应当认定为侵占罪。  相似文献   
52.
《政策》2015,(4):57-58
近年来,随州市以加强税费征收保障体系为抓手,全面深化涉税信息应用,强化税费征收保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逐步走出一条“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法制保障、信息支撑”下的综合治税新路子,着力打造全省首个国地税联办的税费征收保障新平台,有效减少了税收的跑冒滴漏,促进了公平治税,税收治理现代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3.
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不同于第三方参与立法起草和委托第三方立法评估,与专家立法咨询论证和公众参与立法也存在明显差异。对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的法律属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揭示其所蕴含的制度功能,并为未来制度建构提供理论基础。"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不是通常所说的"委托立法",这一制度引入的目的在于实现立法领域的公私合作治理,从行为本身属性来看,"委托第三方立法起草"是一种政府购买服务行为,行为的外在形式则往往表现为行政协议。  相似文献   
54.
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梯度开发格局,先东部再中部再西部。在东部已经实现高度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情况下,应进行全国甚至全球配置资源,从而优化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分工协同发展。随着东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和承载容量不断减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力量必然理性进行产业转移或者产业布局,加上中部地区丰富的各种资源以及相对较低的各种成本等优势禀赋,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内生性。国家主动对中部崛起进行政策支持,特别是中部地区外资成功发展案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各种新政,必将使中部崛起具有外在性。中部地区先发展起来的企业和产能也继续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外资完全可以同中部资本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外资参与中部崛起具有巨大潜在空间,外商投资中国必须有新思维新举措新机制。  相似文献   
55.
朱德、毛泽东各自的经历不同,他们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难免意见分歧。为了解决朱、毛争论,1929年6月22日,由陈毅主持,红四军党的七大在龙岩召开,陈毅以第三方观点客观评判朱、毛争论,大会最终通过了《红军第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相似文献   
5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方介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有力举措,然而,该领域的机制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为第三方参与风险评估的专业水平有限、主体意识不强、制度保障不健全等方面。基于对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实际问题的思考,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方面,有助于促进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引入第三方组织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7.
《北方法学》2019,(5):87-96
《民事诉讼法》第119条不仅将诉讼要件置于起诉条件之中,同时"直接利害关系人=实体权利义务人=正当当事人"的公式抬高了正当当事人的判断标准,进而导致了"双重高阶化"。之所以出现该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将正当当事人作为实体问题并与实体权利义务人"无缝连接"所致。通过对正当当事人理论的分析,正当当事人的性质并无"实体/程序"的界分,有此界分的是正当当事人的判断标准,其经历了从实体权利义务人至"法的利益"的变迁。若将正当当事人与实体权利义务主体分离,进而将正当当事人的判断标准降低为"法的利益",则可在不改变《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同时,兼顾"案多人少"的司法现实,初步实现起诉条件的"低阶化"。  相似文献   
58.
新锐的党的生活来了:党员在淘宝上卖资讯,只售一分钱;党费能通过第三方支付交纳,它还有催交功能;随时打开手机,就可以进入党支部……"这里有律师咨询吗?""亲,可以把问题告诉我哦,我会转达给党代表律师的.问过之后再回答你……"杭州市上城区团区委的办公室里,不时传出淘宝旺旺的"叮咚"声.这是干佳津的"生意"来了.  相似文献   
59.
2014年12月18日,上海市法学会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研讨会,70余位法官、学者在二中院会场围绕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碰撞观点、分享智慧。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崔亚东到会致辞。记者了解到,审判权力运行"去行政化"的问题,上海二中院从独立审判与依法监督的关系、审判规律与司法实践的关系、个案办理与宏观管理的关系三个方面入手深入调研后认为,审判权的  相似文献   
60.
申诉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但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对司法裁判终局效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造成各种"乱象"。彻底的解决对策是废除该制度,而现阶段较为可行的策略是将其作为法院附设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申请再审程序共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律师代理申诉制度,旨在引导申诉走向法治轨道。律师代理申诉本质上一种中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其运行机制符合司法特性,遵循评估原则和回归程序原则。为破解该制度与相关程序和制度存在的兼容性障碍,应从律师代理的参与机制、程序保障和法律效力等三个层面进行具体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