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精神文明导刊》2003,(5):44-45
按摩女和其他经营者一样有收,符合收税标准,应向她们征税;但因按摩女违法行为可能性比较大,所以这个话题就变得敏感了。政府发放安全套和清洁针具行为,是为了防止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人们为此而产生的道德担心,反映了原则性思维和现实性思维之间的冲突。当前政府面对的是实际问题,而不是道德难题。原则应该是多重的,不同的原则在现实面前可能发生冲突,这需要人们面对现实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第二炮兵某旅党委注重引导基层党支部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民主生活会一改往日的沉闷气氛,“炮声”此起彼伏,人人脸红心跳,个个受益匪浅。大家反映:这样的民主生活会真“够味儿”!  相似文献   
63.
政府在处置行为上具有原则性的把握和策略性回应之特征。这种处置问题的特征之一就是,牵涉政治性问题上具有原则性,而非政治性问题则具有策略性,从而呈现出在策略性与原则性之间的动态把握特性。相应地,只要民众的维权表达不突破政治原则的底线,政府在对待民众维权表达方式的处置上就具有很大的弹性。这一行为的逻辑,揭示了正处在转型期中国的国家治理惯有的运动性与非制度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4.
刘建明 《奋斗》2011,(8):56-56
时下,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不难看到这样的考察意见,比如:某某原则性太强.缺乏灵活性:某某工作太勤奋.不爱护自己.不注意身体健康;某某办事太认真。连群众柴米油盐的小事都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考察意见看似指出了被考察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实则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纯属是“把缺点写完美”。  相似文献   
65.
举证责任倒置是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是哲学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理在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问题上的具体运用。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没有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最高法院于1992年《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七十四条对此作出了初步的规定。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则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一、举证责任倒置的含义和确定理由。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不由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而是由欲否定此主张的对方当…  相似文献   
66.
顾全大局、促进团结,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个人基本品质,同时要掌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法,处理好批评与自我批评、顾全大局与个人修养等关系,还要依靠共同的理想和纪律.  相似文献   
67.
68.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法官在处理每一宗刑事案件时,都面临着证据采信问题。对证据的采信,目前立法上没有任何原则性的规定,实践中也不可能有统一的采信模式:法官对证据的采信把握如何,对案件处理正确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官对证据的采信过程,是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过程,也是法官对证据如何形成心证的过程:这个过程,它体现了法官内心确信的准则和能力,  相似文献   
69.
一、围绕明确职责,着力于解决合力推进的问题 厂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企业领导行为、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的约束和监督,它具有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原则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单靠个别组织、少数部门和部分人员是难以取得工作成效的,必须形成党政共同负责,党政纪工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这是深化厂务公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0.
刑事证据规则从其适用的范围看,可分为原则性刑事证据规则与例外性刑事证据规则。原则性刑事证据规则重在保障人权,例外性刑事证据规则重在打击犯罪。刑事证据规则是否和谐,主要体现在能否恰当地处理原则性规则与例外性规则的关系上。和谐的刑事证据规则不仅有利于证据准确适用,而且有利于诉讼和谐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