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9篇
法律   187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399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3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围绕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这一目标 ,美国的亚洲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调整与变化 :调整了对华政策 ,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 ;实现历史性突破 ,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军事联系 ;调整了南亚政策 ,在印、巴之间寻求平衡 ;重返东南亚 ,将对亚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巴基斯坦不仅再次成为"前线国家",而且由于支持美国反恐战争而成为美国的"非北约主要盟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获得了丰厚回报;但另一方面,巴基斯坦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试析反恐对印美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恐前的印美关系不稳定地发展着 ,但从克林顿政府末期开始 ,印美关系一直呈上升趋势发展。布什政府上台后 ,加大发展与印度关系的力度 ,把印度视为其潜在的盟国。但是 9·11事件的发生 ,使美国的外交政策作了很大调整 ,反恐成为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在反恐中 ,美国倡导并建立了国际反恐联盟 ,实施打击恐怖主义的双重标准 ,使印美关系得到新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影响国家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同时我国正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和对敌斗争复杂期,各种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日益突出,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进一步加大,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虽然公安部为了提高巡警防暴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在处置恐怖暴力突发事件中,强化利用地形意识,细致透彻地分析现场地形,有助于警察有的放矢地判断现场态势,确定战斗重点,制定合理的战术方案,扬长避短地展开战斗行动;有利于在特定的地形要素下实现各种作战力量的有机整合,达成各警种协同作战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增强战斗的突然性、灵活性、立体性,夺取反恐战斗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后,美巴双方以反恐为契机,在多个领域拓展战略合作。但近来,美国和巴基斯坦之间频频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展望未来,美巴反恐合作将面临更多复杂因素,两国关系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充满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9· 11事件后, 打击和防范恐怖主义成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安全活动的主题。然而恐怖 与反恐怖是邪恶与正义的对峙, 是一场非理性与理性的对抗。想打赢这场战争, 不能仅仅靠某些国 家或某一地区以及单一手段和力量, 而要靠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在内的综合性力量, 靠各 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智慧和毅力。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月11日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迫使美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准备建立世界性的反恐联盟。这个事件为俄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力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不但在军事上帮助美国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甚至作出巨大的地缘让步,向美国敞开了中亚的大门。这是普京为改善俄美关系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但这是伴随着俄罗斯要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俄罗斯在作出让步的同时,也要求美国在关系俄罗斯重大利益的问题上作出相应的反应。一、“9.11”之后的俄美关系。首先,关于西方国家对待车臣恐怖主义的问题。车…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07,(1):F0003-F0003
①2002年10月11日.在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中.中方边防部队特种兵搭载直升机进行山地滑降。  相似文献   
20.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似乎已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这与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越描越恐"密切相关,而隐喻的存在及广泛使用是导致"越描越恐"的重要原因。在恐怖主义的治理中,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涉恐隐喻具有启发性,但也因其随意性、凸显与隐藏的特征,限制了人们关于恐怖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在美国涉恐的政治、媒体和学术话语中,"恐怖主义是战争""恐怖主义是野蛮的东西""恐怖主义是疾病"和"恐怖主义是不受欢迎的植物"是占主导地位的隐喻。这些隐喻深植于历史、人们的恐惧、社会系统和舆论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恐怖主义的正统看法。进行隐喻分析,使用多种隐喻,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隐喻陷阱,但仍不能消除它。因此,在恐怖主义治理的过程中,坚持"犯罪"隐喻为主导、灵活使用多种措施、重建受损的政治秩序、减少对无辜平民的伤害和对穆斯林的歧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