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192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51.
王静 《法国研究》2001,(2):54-59
法国主题学大约产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方法已渐成体系.弗洛伊德从作家和艺术家那里重新找到了最远古的冲动的符号.荣格则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原型"说,即他所谓的无意识充满了原始意象,这种"原型"是一种人类的集体记忆,人们可以从童话、传说和神话里找到它们.  相似文献   
152.
月亮是中英诗歌中经常用到的意象,而且在中英诗歌中都可以表示诸如“美丽”、“宁静”、“和谐”等文化内涵,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在各自的自然生态环境,伦理文化心态及美学倾向中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月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3.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古诗词中找寻不同的元旦记忆,自然是一种美的悦享。"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笔下的《田家元日》中,一句"无禄尚忧农",描述了读书人常年  相似文献   
154.
精神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诗境风格。要创造这种诗歌境界,诗人的主体精神必须灵动活泼,具备内在的勃勃生机,从而创造出具有生气的艺术形象。缜密是细致严密的诗境风格,它以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为依据,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境界,细密、灵动而洁净。  相似文献   
155.
156.
地方文化产业根源于地方,是以地方文化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型态,是将地方特殊的意象与特性,经由产业化的组织机制运作,使地方文化能够被消费、认同与创造商机,并赋予地方价值的再现与当地文化认同的提升,使地方文化能以产业发展的模式创造出地方的经济价值。它强调产业发展的地理依存性,以地域性、地方意象为其发展特质,  相似文献   
157.
日本俄苏史学界盛行使用"帝国"这一核心概念来分析和考察沙俄帝国和原苏联的历史,帝国与比较帝国理论已然构成日本斯拉夫—欧亚地区研究的理论支柱。值得注意的是,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望月哲男提出通过意象地理的理论框架来重新归纳俄罗斯文化的表达渊源、历史结构与逻辑思维,丰富了日本学界的帝国理论诠释图景,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俄罗斯社会在近代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至今仍处于世界观的过渡期与摸索期。  相似文献   
158.
论商标信息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佳讯 《知识产权》1995,5(3):21-24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所生产或销售的商品,在市场上同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标活动愈加显示出其重要性,已成为产品决策和市场营销的一种基本的战略任务。在本文中,笔者从商标的基本职能和原理出发,来探讨商标的信息原理及其相应的有关问题。其意义在于,我们不应仅仅把商标看作是产品的一种标签、企业的一种无  相似文献   
159.
作为 2 0世纪初中国新诗运动的“殿军” ,宗白华“形”“质”不分的新诗意境创构理论及其对于诗人人格的修养要求 ,体现了辩证的艺术精神 ,对新诗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小诗创作则意象新颖、风格独标 ,在理智的清醒与深邃中呈露着情绪的纯真与感动 ,传达了诗人的人生立场与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60.
元结和柳宗元是唐代山水游记散文作家群的两位伟大旗手,二者都在幽僻的永州生活过,共同的地域环境以及长期的寓居,使他们与永州的山水有了深厚的情感,他们在山水意象的选取上表现出惊人的相似,都倾向于选取幽僻、不为人熟知的山、水来寄托自己的心志和情感,从而达成了人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