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72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94篇
世界政治   8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篇
法律   23073篇
中国共产党   1381篇
中国政治   4954篇
政治理论   804篇
综合类   5382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741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1243篇
  2014年   2994篇
  2013年   2673篇
  2012年   3033篇
  2011年   3323篇
  2010年   2785篇
  2009年   2876篇
  2008年   2725篇
  2007年   2215篇
  2006年   1835篇
  2005年   1477篇
  2004年   1317篇
  2003年   1238篇
  2002年   1239篇
  2001年   802篇
  2000年   663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人工智能已经在司法审判中开始了初期应用,上海于2017年初启动了司法审判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开发。上海法院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前期以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为基础案由,构建了智能阅卷、智能归纳、智能辅助、庭审评议等模块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在法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开发的同时,我们需要对法律与人工智能的交互关系、人工智能对司法审判决策过程的积极作用,立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和既有条件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人工智能在改变司法审判过程的直觉主义,推动法律符号系统的完善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当然,人工智能进一步在法律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仍然需要跨越一些障碍,比如人工智能任务模式、通用性方面的问题。建立法律术语语义网络并完善法律知识库体系,可能是下一步法律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2.
《前进论坛》2015,(4):11
<正>3月18日,农工党中央机关举行报告会,传达学习2015年全国两会精神。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何维、龚建明出席报告会并分别传达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报告会从两会的基本情况、会议主要精神,农工党代表、委员在人大、政协中的活动情况以及参会人员切身感受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大会的盛况。会议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  相似文献   
953.
中国城乡差距较大,人们的文化水平高低有别,尤其是法官在面对农村案件当事人时,怎样引导他们正确参与诉讼是值得认真思考之事。司法能动是中国大法治环境下积极倡导的司法理念,这一理念契合了农村基层人民法官处理农村案件时积极引导案件当事人参与诉讼的现状。语言是法律诉讼的媒介,基层法官与当事人沟通的同时,还要掌握语言的深浅,避免不与法律相违背的语言缺陷。农村案件当事人需要法官给予更为直白的诉讼指导,由于司法语言承载着司法公正,司法语言运用成为司法实践中很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954.
行政处分是对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公务员予以惩戒的法定形式。如果行政处分违法或不当则有可能侵害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考察世界各国行政法,一般都构建了公务员因行政处分遭受权益损害的法律救济制度。我国大陆地区现行的公务员行政处分法律救济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未能充分实现其保障公务员权益的目标。完善现行的公务员行政处分法律救济制度,应当建立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司法救济机制,并健全公务员因行政处分遭受权益损害的赔偿程序。  相似文献   
955.
作品的独创性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规定并不明确,使得司法实践中法官对独创性的判断无法可依,只能依靠法官个人经验和认知程度进行自由裁量,直接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与公正性.通过对二次创作这种新兴的创作形式,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著作权法框架下的分析,探讨和研究独创性的界定标准,可以避免产生因概念不清给司法实践带来的盲目性和任意性.  相似文献   
956.
我国公民根据宪法享有平等及不受歧视的权利,但由于反歧视立法的缺失,我国的反歧视诉讼未能发挥判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社会生活中各类歧视现象仍然层出不穷。我国宜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歧视法律制度,制定反歧视基本法以落实对公民平等权的法律保护,并在原告资格、举证责任、损害赔偿等领域进行制度革新以促进反歧视诉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57.
《中国司法》2012,(9):4-4
司法公开是一种态度、一种自信、一种力量,有助于强化对审判权的监督,增进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要全面落实公开审判制度。着力排除观念、管理、技术上的障碍,推动司法工作全面公开、全程公开、实质公开,以利于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进行评判和监督。着力加大程序公开力度,提高立案、庭审、执行、听证等各个环节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958.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河渠纵横,港汊众多,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桥"。而在这里的社会生活中,老百姓同样离不开的还有一座座司法"便民桥"。这些司法"便民桥"的搭建者,就是远近闻名的亲民爱民群体——潜江市人民法院。该院司法"便民"的实践,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启示一:一站式服务搭建"亲民桥"潜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靠法院大门右侧,沿着台阶而上,进入一楼的诉讼服务大厅,你就能看到立案庭的法官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  相似文献   
959.
章娅 《乡音》2012,(8):8-8
7月30日下午,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带领部分政协常委、委员到省高级人民法院调研。他强调,全省法院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能动发挥司法职能,依法维护群众利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省政协副主席赵文鹤、秘书长安云昉参加调研。付志方一行视察了省法院机关  相似文献   
960.
董鸣 《法律适用》2012,(1):51-56
近20年来,法律解释已成为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司法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显现,作为我国法律解释重要组成部分的审判解释〔1〕备受社会瞩目,学者直接以审判解释为切入点的学术探讨,也屡见不鲜。〔2〕然而,时至今日对审判解释的研究,主要是以严格意义上〔3〕审判解释概念所预设的视阀出发,囿于最高法院为主体的范围之内。然而,客观考察和研究审判解释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