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5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我国法制建设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以往的相关法律相比增加了新的重要规定:第一次全面规定了合同的订立程序,其中包括电子交易等新型缔约方式;纳入了格式合同条款;纳入了缔约过失责任;纳入了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纳入了债权人行使的撤销权和代位权;纳入了合同的解释。从以上新增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部极为重要的民事立法。  相似文献   
82.
法官:我叔叔黄某在今年3月份卖了一幢,1名街商住两用楼房的一楼使用面积40平方米的商铺用房,本打算自己经营用,但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于是就决定先出租一段时间。今年4月初,与个体户林某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主要内容是:“黄某将其所有的使用面积40平方米的商铺用房出租给林某经营用,  相似文献   
83.
合同条款的约定在正常履行条件下 ,是有约束力的 ,但当其超出某一条件时 ,继续履行合同约定则会形成不对称的权利义务 ,这就需要法律对合同条款的效力界限作出规制 ,形成对合同条款效力认定的补救措施。这既是现代民法维护实质正义的价值要求 ,也是合同固有的对价因素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与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可预见利益”规则相呼应。否则 ,在履行与违约责任中 ,不可避免地选择已有法律责任界限的违约责任 ,而刻意规避因履行而带来的不可确定的不对称义务 ,引发更大程度的信用危机。从法律公平与实质正义出发 ,应增加合同条款的效力界限规范。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特别是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件逐年增多。究其原因,除了由于我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等原因外,经营规则不尽完善,保险条款不够清楚,致使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对条款的解释和认识有差异,是保险合同纠纷的主要原因。正确、合理地解释保险合同条款成为解决保险合同纠纷的关键。本文拟就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和适用方法作一探讨。一、保险合同属典型的格式合同保险合同,又称保险契约,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依法建立危险损失补偿关系,约定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意思表示,具体说,就是…  相似文献   
85.
进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对其价值的实现有着显著影响。当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数据跨境传输规则,欧洲作为数据立法领军地区,以GDPR为基础构建起个人数据跨境传输规则,标准合同条款是传输规则中极为重要的一条路径。从SCCs到IDTA,此次个人数据跨境传输规则的调整将会给中国企业对欧洲数据跨境传输规范的理解、企业数据合规成本控制和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提出挑战。破题之道在于三管齐下:企业需要适应该规则的调整,梳理企业内外业务关系,规范数据跨境传输行为;行业内需要构建企业间互助机制;国家需要加强对欧洲数据传输规则的理解,完善数据跨境传输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86.
如何填补不公平条款被认定后留下的漏洞,是法学界讨论较少的理论问题。目前存在的三种标准分别是最合理条款、惩罚性条款、最小容忍条款。最小容忍条款标准符合合同自由的基本理念,其他两个标准则否。惩罚性条款标准只有基于威慑功能才有适用空间。最合理条款标准本质上具有惩罚性且不完全合乎效率。最小容忍标准则符合效率。最合理条款标准如以语境中理性人为基础,其与最小容忍条款标准完全一致。《劳动合同法》及《担保法司法解释》等法律事实上确立了最小容忍条款标准,既有的大量民间借贷利率、违约金过高调整等判例也主要体现该标准。最小容忍条款标准应成为不公平合同条款认定后漏洞弥补的一般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