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2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6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为《新法》);对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为《旧法》)进行了系统的修订,涉及基本原则、监管模式、根本制度、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改动较大。环境监管模式主要由环境基本法所确立,因此伴随着《新法》的出台,环境监管模式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从《旧法》强调环境执法到《新法》提倡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92.
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明既可以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也可以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不仅需要相应的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更新,也需要完善的法律保障。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但其体系的构成、原则的组成、制度的建设尚存在不系统、不完整、不适应、不科学的问题和缺陷。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从法律框架体系上,应当制定以《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或《环境保护基本法》为龙头,以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和能源节约法为分支的完整体系,在所有立法中贯彻生态优先、不得恶化、生态民主、共同责任的基本原则,并分别从预防、管控、救济三个维度建立起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3.
学界一般认为权利并不绝对,权利的行使往往存在具体的限制。现代法治对权利限制的要求是在合法的前提之下必须有个合理的度,即对权利的限制必须合法、合理。本文以我国《宪法》第51条与德国《基本法》第51条的比较分析为视角,就基本权利限制问题展开论述。与我国《宪法》第51条对于基本权利限制的规定相比,德国《基本法》第19条的内容更加详尽、全面,值得借鉴。我国《宪法》第51条在立法上存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误区,为此,需要加强基本权利合理限制理论的建构,以丰富、发展《宪法》第51条,完善我国关于权利限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4.
韩大元 《港澳研究》2020,(1):32-39,M0002,M0003
1982年宪法是制定澳门基本法的依据,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保持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从1988年9月起草澳门基本法开始,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并实施基本法以来,共和国的宪法精神像血液一样融入到澳门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澳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法基础。澳门回归20年的实践充分表明,在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澳门新宪制秩序的背景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展现了开放、多元与活力,为“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在回顾澳门回归20年的历程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共和国宪法的历史方位与时代精神,对澳门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当然,未来“一国两制”的实践也会遇到新挑战、新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初心,坚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继续以宪法和基本法凝聚社会共识,澳门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95.
香港一国两制的实践成功创造了香港基本法的典型模式,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了这些基本关系,但在实践中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把握却相对复杂,这种情况在司法机制的框架下得到具体和灵活的体现.本文将结合案例分析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在司法方面的制度内容,从而通过特定视角试图探究在香港基本法模式下特区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行政主导:《基本法》对香港政府体制的民主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孔武 《岭南学刊》2008,30(1):117-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设计了行政主导的政府体制以落实港人治港,然而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意基础。由于选举方式和政治团体的参与程度的差异,立法和行政的关系没有理顺,行政主导的政府体制受到挑战。主要官员问责制的导入在香港政制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夯实行政主导的民意基础,加强行政与立法的良性互动,保障香港民主制度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97.
税收基本法的"母法"地位质疑--兼论税收基本法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法学杂志》2005,26(1):58-60
制定税收基本法是件大事,它不仅有利于调整税收关系,而且为弘扬现代税收法治思想提供了契机。本文拟从立法角度,对税收基本法的地位、效力和价值进行分析论证,并对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中的母法”提出质疑,并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98.
当人们通览宗教和世界观自由的基本权利在过去十几年里的实际运用和法教义学上的发展时,很难忽略其在规范性轮廓上萎缩这一事实。这一现象由构成要件要素的发展上更多地考虑主观标准所承载,并且经由联邦宪法法院在司法判例中对有关限制问题的决断性的、限制性的判决而被强化。因此,相对于依据宗教或者世界观的动机而提起的个人的发展请求,一般的法治国规范的有效领域持续地受到限制。当相关现象的潜在冲突在德国呈现趋势性增长的时候,这样的判断就显得越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
宪法解释制度不论是在宪法学理论研究中,还是政治过程和宪政实践中都非常重要。在各国的宪政体制中,美国的宪法解释制度具有比较突出的特点,它一直进行着的宪法解释实践不仅对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其他国家的宪政实践提供了借鉴的可能性。而比较研究的前提,就是要对美国的宪法解释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该制度的渊源、生成与发展的背景及其演进。文章的主旨就是希望通过对美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做客观分析的前提下,探讨对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提出了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分析了国家经济安全的实质及其风险要素。在归纳外资进入我国的新动向、外资并购我国本土企业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出外资并购中的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风险。对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立法现状及其缺陷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了世界发达国家国家经济安全审查制度的成熟立法经验,提出应基于外资并购实际,制定独立的、高位阶的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审查法律制度"基本法",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安全审查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