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22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各国政治   309篇
工人农民   856篇
世界政治   13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73篇
法律   4204篇
中国共产党   14128篇
中国政治   16029篇
政治理论   4351篇
综合类   6561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629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854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1149篇
  2014年   3473篇
  2013年   3693篇
  2012年   4414篇
  2011年   4474篇
  2010年   4541篇
  2009年   3550篇
  2008年   4523篇
  2007年   2607篇
  2006年   2239篇
  2005年   1873篇
  2004年   1778篇
  2003年   1778篇
  2002年   1224篇
  2001年   1109篇
  2000年   1238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大数据时代,热线问政成为超大城市感知城市演变、吸纳市民诉求、回应治理痼疾的新生机制。从政府回应性理论视角探讨了热线问政在连接市民与城市、重塑政府回应性的关键机制,并以北京市12345政务热线的海量实时数据为例,分析了超大城市热线问政过程中的市民诉求与政府回应之特征及其关系。研究发现,基础民生、基本民生和发展民生是北京市民对城市治理的主要诉求类型,不同类型的市民诉求具有鲜明的时空规律;政府回应在属地和部门分工上均显著存在。Logit回归表明,市民的诉求议题、时空特征、承办单位以及诉求属地的行政面积、人口密度、市民参与、人口复杂度和组织复杂度等,都显著影响着热线问政的政府回应性。  相似文献   
62.
诚信,为政之枢要,政治文明之标志,和谐社会之基石。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诚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新的重要论断。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执政者只有取信于民,民众才会接受其理想教化,服从其指挥领导;才能团结一心,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否则,诚信这一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底线一旦被突破,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新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63.
葛楠  邵瑛 《中国工运》2006,(3):45-46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公务员法》作为新中国人事管理第一部基本法律,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推进国家人事制度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推动公务员参与国家机关民主管理和监督(下称公务员民主参与)也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公务员民主参与是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公务员法》主要对公务员管理、权益保障和监督进行规范。在法定权利条款中,没有专章规定公务员民主参与和监督,但《公务员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务员享有“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景谷县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使乡镇人大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有位子,提高了全县乡镇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其经验和作法是:  相似文献   
65.
从我党这些年揭露出来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各种腐败行为之所以能够得逞,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党内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不到位,尤其是这些领导干部身边的党员对其监督不到位,没能很好地履行党章赋予的权利,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利令智昏、胆大包天、甚至无法无天。这里面反映的突出问题,就是我们党内监督软弱乏力;而党内监督软弱乏力,又是党内民主缺失的表现;党内民主缺失,进而反映的又是我们贯彻党章的不力。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为了维护党章的权威,为了从源头上堵住腐败,党内监督应该回归到党章的要求上来。也就是…  相似文献   
66.
经国务院批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将于2007年全面实施,通过对政府收入,支出功能,支出经济进行分类,可以清晰显示政府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这对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建议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刘渝梅 《理论探讨》2006,(3):101-104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同时提出民主执政的理念,对于前者来说,民主执政是重要的实现手段之一。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化探索道路上的挫折曾对社会的和谐造成影响,因而民主执政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其必然要求。为达此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可选择以党内民主为突破口、发展基层民主、加快法制改革以及培养公民社会等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8.
《内蒙古政报》2006,(9):44-46
7月13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主席杨晶等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到满洲里、呼伦贝尔、呼和浩特等地,就加快西部大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考察调研。7月16日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一行视察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并对该校区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自治区副主席连辑陪同。  相似文献   
69.
在我国众多的监督形式中,公民监督是当前民主监督中最为薄弱的,最需要加强和完善的环节。要积极构建公民利益诉求机制,强化公民监督意识,建立公民社会,依法监督、保障公民的监督权利,发挥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在公民监督中的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和完善我国公民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其中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党的十六大上 ,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第一次作了这样精辟的概括 ,标志着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一方面 ,从三者各自的发展来看。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 1)反映了对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的认识升华 ,从理论上完成了党的建设目标和党的奋斗目标的结合。“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 ,“三大文明”是新时期党的奋斗目标 ,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