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0篇
法律   1364篇
中国共产党   928篇
中国政治   1204篇
政治理论   539篇
综合类   93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43.
1986年,埃伦·米克辛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在其著作中论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内部的论争时,对那些回避阶级分析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抨击(见伍德(Woods)的著作,1998年,第1页)。要撰写这种对于泰国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文章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阶级分析从未成为关于泰国研究的学术论文的重要成分。也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回避阶级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江泽民同志在“5·3l”讲话中的这些论述,阐明了执政党需要与时俱进,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作出的科学论断,对于推动思想解放、理论创新、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张福生 《新东方》2005,(3):53-57
一、当代政府改革的特点与背景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观点,当代的时界划分应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直到今天,约二十年的时间,其标志是英国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和美国里根1982年就任总统。(一)当代政府改革的特点1、当代政府改革具有空前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激进性。普遍性--所有的国家都卷入了改革的浪潮中,甚至一些至少从外表上看运作极佳的国家,如日本等,也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政府改革。广泛性--改革内容的  相似文献   
46.
本文首先从人权的价值论、人权的规范论及人权的事实(实证)论来阐释人权,以求展示人权的不同侧面。在人权的价值论中,考察了人权的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并揭示了人权价值内含的三个信念:人的共同性与多样性、人的平等、个人自治理念;在人权的规范论中.分析了人权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内容,对人权内容的分析,主要借助于霍菲尔德的权利分析框架;在人权的事实论中,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了人权现象作为一种事实在人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内在基础。最后,基于对人权的上述理解,反驳了关于“人权谎言论”的观点。揭示了人权的人性关怀与对现世的意义,从而又反过来深化了对人权的理解。  相似文献   
47.
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除具配合政治基础的因素之外,应当具有其主体独立性。然而在“文革”这一特殊环境中,文艺却走上极端,成为了纯粹的政治符号。本文试从文艺理论思潮及文艺创作角度,浅析在文革时期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同构关系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8.
私意论和公意论是在意识领域中既智意的最核心部分,也是主物的本质特征。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把中私意和中公意的辩证统一概念为模式,即要求统一的发展,又加快中公意识形态的继续发展,以便早日实现大公意的产生和发展。和谐社会发展是大公意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49.
50.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3):129-129
龙大轩在重庆《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上撰文《道与中国法律传统》指出,“道”的原始含义是道路的意思,后引申为事物从起点达到终点所须经由的过程、步骤和所须遵循的规则、规律。它的涵义是:1.道是宇宙的本根。2.道是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3.道是人类不能违抗而只能须应的总法则。关于道的理论.至少在汉以前已被称为“道论”,是关于“宇宙——社会一人生”的由外向内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