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319篇
中国共产党   328篇
中国政治   595篇
政治理论   134篇
综合类   3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1.
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广泛存在,并对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在于用人单位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的需求与女大学生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相对较弱之间的矛盾,也与传统性别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及法律保障不力等息息相关。国家应采用经济调节手段消除二者之间的矛盾,同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强化男女平等意识,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2.
曾经海誓山盟,形影相随,如今却拳脚相加,反目成分。妻子难道是丈夫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处置?  相似文献   
113.
文章在对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目标、教育、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4.
城市老年人健康需求与医疗消费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医疗需求水平高,参与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能力低.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对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老年人是医疗消费的主体,具有增长速度快、消费规模大、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等特点.消费不足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也向现行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化解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压力,实现健康老龄化,需要端正医疗保障的公正理念,增加对城市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投入,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现有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建立普惠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并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15.
湖南高校女研究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3所高校230名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女研究生的婚恋观正在发生温和但却深刻的变化。她们的婚恋观表现为恋爱态度认真沉稳,择偶标准注重内在素质,考虑长远发展,择偶方式被动含蓄;注重婚姻的爱情基础,追求高品质的婚姻生活,宁缺毋滥;性观念较宽容开放等。  相似文献   
116.
陈军 《民主》2007,(9):39-41
1947年,大规模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后。国民党当局加紧迫害爱国学生。1946年底。美国兵在北平强奸了女大学生,激起全国性的抗暴运动。消息传到杭州,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组织成立了“抗暴委员会”。领导罢课游行。于子三被选为浙大学生自治会代表会主席,又选为罢课执行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17.
甘肃女作家群的创作突出地显现了西北边陲的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的绚丽色彩,同时,甘肃女作家群执着地探究西部女性现实人生的种种问题,对西部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心态进行了充分描绘,呼应着全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大潮.  相似文献   
118.
快乐大叔 《党课》2008,(8):96-98
据《重庆晚报》报道,去年11月4日,有一家贸易公司招聘女大学生的广告出现在重庆一些大学校园内,引起一片哗然。该广告中称:“身高1.60米以上每月底薪1000元;身高1.65米以上每月底薪1500元;身高1.70米以上每月底薪2000元……”  相似文献   
119.
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女民工,她们抱着不同的理想来到城市,其工作和生活状况虽各有不同,但多处于社会的下层,但她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向生活低头,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找到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为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0.
钱江 《党史博览》2006,(9):54-55
在《人民日报》的早期创建历程中,人们会发现一对外国夫妇的身影。他们拍摄的大量照片成为《人民日报》创建史的珍贵见证。同时,通过和《人民日报》新闻工作者的接触,也改变了这对夫妇的命运,使他们留在中国。不久前,89岁的女教授伊莎白·柯鲁克应邀访问人民日报社。看到全新的编辑部大楼,她说:变化太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