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0,(3):59-59
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给年轻人的寄语。宽容是一种生活方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  相似文献   
42.
季羡林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虽已辞世,但生前身后的种种是是非非,似乎因为当事人的远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下,大师独子季承终于无法再缄其口,整理大师遗物,追忆往昔恩怨,历时年余而成《我和父亲季羡林》(新星出版社),为我们讲述季羡林心路历程,亲情已复苏,他终于读懂父亲。  相似文献   
43.
老愚 《法制博览》2011,(2):61-61
李南央的母亲至死也不谅解这个已经改变了的世界,不向自己伤害过的亲人低下骄傲的头颅。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一个真正的“殉革命”者。  相似文献   
44.
2006年2月24日,我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被尊为“未名四老”。也有人把他与季羡林、钱钟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45.
入典     
陈四益 《法制博览》2010,(18):66-67
《辞海》压缩版增加了季羡林、任继愈二位先生的词条,媒体报道,很有点名标青史、影绘凌烟的味道。其实,大可不必。《辞海》已收人物词条不知凡几,各色人等都有。以季先生、任先生的成就,收入《辞海》也完全够格。让人不解的,倒是为什么单单急补了季、仁二位。  相似文献   
46.
据报道,7月11日上午季老去世不久,中午12时温家宝总理结束开会后赶赴301医院为季老送别。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曾五次到医院看望季老。自从2003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年年去医院看望季羡林,他们在一起谈论了不少大事。2005年7月29日上午9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迈进解放军总医院  相似文献   
47.
老愚 《观察与思考》2010,(11):59-60
七十五岁和九十七岁几乎是人生的夕阳红阶段了,但这却是两位文化人杨沫和季羡林回归人伦常理的年龄。前者在这一年,因为第三个伴侣的扶持,从纠缠不休的男秘书怀抱里脱身而出,步入生命的觉醒期,被扭曲的人性在最后六年得到矫正,成为真正的母亲.  相似文献   
48.
永远的老师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担任校系领导职务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同时,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教学和科研,弟子满天下,享誉国内外。本文拟从季先生的教书育人和科研实践角度追忆季先生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49.
2009年7月1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术泰斗季羡林、任继愈同日辞世。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痛悲、举国痛惜!  相似文献   
50.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去看望他。他和总土里饶相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学界泰斗、北大教授季老这番话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