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109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国际传播在捍卫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相一致的意识形态利益,乃至国家整体安全战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家利益至上",是我国国际传播最根本的战略原则;"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这一新世纪战略思想,是当前我国国际传播战略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方针的宣传,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国际传播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软权力"正成为现代国际关系中的聚焦点,为应对复杂的安全战略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我国国际传播必须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2.
李志永 《亚非纵横》2014,(4):110-118
随着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如何获得足量、稳定与长期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难题,也是中国外交面临的巨大挑战。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国内国际安全新形势,适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理念。能源安全在“新丝路”建设中至关重要,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应该从国家、企业与地方政府三个层面规划设计相关战略策略,以保障“新丝路”的能源安全以及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63.
正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首要条件,谋求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永恒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自身特点和内外安全形势结合起来思考国家安全问题,我国的国家安全观不断趋向成熟与理性,有效指导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更  相似文献   
64.
政治安全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殊性和关键性。高校政治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政治安全领域的核心部分。辅导员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提高认识,用理论指导工作。结合高校工作实际,维护好政治安全,就容易维护好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辅导员在维护高校政治安全中的突出作用,是中国政治体制决定的;在维护高校政治安全中贡献力量,是特殊角色决定的。  相似文献   
65.
《学理论》2020,(12)
当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维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生物安全内涵特征、生物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通过生物安全建设的思考,树立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安全观、构建生物安全的法规体系、应急管理网络、军民一体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66.
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公共安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意义,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  相似文献   
67.
维护社会稳定,事关国家安全,是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石。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是有效应对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正处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阶段,尤其需要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牢牢把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阶段对国家安全的新需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主要有四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安全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战略思想、国际安全理论的合理借鉴、每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和实践。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渊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增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69.
张海波 《群众》2020,(3):12-13
我国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我国逐步建立起覆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这说明,突发急性传染病威胁持续存在、远距离传播风险不断增加,突发事件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不断增强。在当前的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尽管我国应急实力和能力整体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需“补短板”2014年,中央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相似文献   
70.
钮汉章 《群众》2014,(9):49-51
<正>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无论是会见美国、俄罗斯的国家首脑,还是同世界各界人士的谈话;无论是亚洲、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之行,还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台上发表重要演讲,都积极倡导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交流交融,以睿智的思辨深刻诠释文明外交的精髓。世界的和平发展离不开文明交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讲过,整个世界的问题无非是东西南北问题。东西问题,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