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3篇
法律   255篇
中国共产党   557篇
中国政治   1375篇
政治理论   252篇
综合类   9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论原始宗教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原始宗教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并分析了原始宗教在其发展阶段的主要宗教形式,指出原始宗教的一般发展过程就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双方的矛盾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62.
宗教因素对恐怖主义的影响由来已久。近年来,宗教问题与恐怖主义经常纠缠在一起,构成对人类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文章通过研究宗教史上恐怖主义活动的基本情况,试图消除宗教恐怖主义,发挥宗教社会功能,为人类和平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3.
美学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4,30(1):82-87
人类审美个性与其普遍性文化功能是德国古典美学两主题 ,其间存在的逻辑矛盾与历史张力以及其审美个性研究的不够深入 ,都深刻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美学。以宗教为参照 ,可以深化审美个性研究 ,则审美是人类追求即时性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审美感性是物质感性、具体感性和即时感性 ,这些决定了审美乃人类精神生活起点、大众文化之典型代表。审美是最世俗的人类精神活动 ,美学则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 ,这当是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确当起点。在拓展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上 ,审美较科学、宗教、哲学均远为逊色。  相似文献   
64.
张高翔 《思想战线》2004,30(1):131-135
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意味着三种不同社会的范式转换或超越。宗教在其中呈现着不同特征:在前现代性中,宗教是一元的、垄断性的;在现代性中,宗教是多元的、具有世俗化的倾向;而在后现代性中,宗教除仍具有世俗化的倾向外,还具有灵性追求、教主崇拜、家庭式社区型小宗教团体等特征。这代表了后现代宗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是以宗教名义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政治组织。它具有政治性、隐秘性、团伙性和暴力性的特征。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活动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打击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是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6.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基础上 ,探讨了九华山佛教文化对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教育、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同时也提出了人为神秘化 ,虚幻世界观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并系统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宗教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成为他们奴役人民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民众反抗封建压迫的工具。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对宗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汉地宗教、少数民族宗教以及外来宗教的控制,严厉打击民间地下宗教,严惩宗教队伍中的卖国分子,实现了教权依附和服从于皇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马寿荣 《思想战线》2003,29(4):89-92
长期以来,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居民共同的宗教生活,促成了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维系了回族社区的存在。但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和都市文化的濡化下,该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出现了中老年人对伊斯兰教更虔诚,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而年轻人却与之相悖而行的状况。  相似文献   
69.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民族性等重要特点。做好我州的宗教工作,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要充分认识宗教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0.
我国近年来全球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伦理(Universal Ethics),又译为"普世伦理"、"普遍伦理"或"世界伦理",是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新的学术概念.最初见于德国神学家孔汉思所著的<全球责任>(1990年)一书.其系统的表述见于为纪念"世界宗教议会"召开100周年而于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Global Ethic),来自世界各地的120多个宗教团体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后全球伦理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现将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