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艾野  朱哲 《人民论坛》2020,(11):90-91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展开,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优化效果如何,事关市域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实现市域社会治理德治体系的优化目标,要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层面上加强建设,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德治"养料。  相似文献   
22.
23.
陈成文  陈建平 《湖湘论坛》2020,33(1):122-130
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就必须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是因为,社会组织有助于推动科学决策、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民自治。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实践困境在于“契合度偏差”,即与社会组织发展息息相关的价值认知、运行监管、组织能力和资源支持尚未能很好地契合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需求。要走出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契合度偏差”困境,就必须优化制度环境,从价值认知、监管制度、能力建设、资源支持等方面下功夫,使社会组织成为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充满活力的市域社会治理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24.
25.
《行政论坛》2021,(4):113-120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扩大和深化公众参与是重要因素之一。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需要"由"胜任""自主""归属"等三者构成;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要关注集体偏好、重视政治作用、推行网络治理、重新定位民主与效率的关系等。自我决定理论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之间能够形成耦合互动的对应逻辑,从而构建了公众参与"动机—动员—机会"的理论框架。依据该理论框架,市域社会治理公众参与的实践路径包括公众参与"需要"中的"胜任、自主和归属"分别激发出不同的参与动机、政府基于公共价值进行的"动员"以及扩大"动机激发""价值动员"二者交集的"有效机会"。  相似文献   
2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市域基层协商治理现代化的上海场域表征为响应度低的流动人口、关系疏离的陌生人社会、网络业态的社会组织、阶层族群的理念分割、职能同构的科层压力、智慧社会的数据治理。市域基层协商治理现代化的上海创新主要是顶层设计系统科学、社区委员会共建模式、"三元复合"共治模式、"1+1+X"共商模式、"老乡管老乡"维权模式。市域基层协商治理的上海经验主要在于:强化党建引领,转变政府职能;倡导协商民主,促进选举民主;培育社会力量,推进协商法治化;创新协商模式,完善基层共治;推进数字治理,提高协商能力;厚植协商文化,推动法德融合。  相似文献   
27.
28.
陈锋  王泽林 《探索》2024,(1):115-128
目前,推动来自数据资源的技术驱动与政府行政体系融合,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字治理对民众和政府具有双向赋能意义,但需要有效协同数字技术与科层体制之间的关系、平衡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数字治理“内卷化”的困境。以A市“12345”热线驱动市域治理为例,数字治理的“内卷化”生发于数字信息在行政体制内运行的不同阶段。在诉求信息输入阶段,信息传播的跨时空性使群众从逐级传递变为直接面对上级政府,上级政府实现对诉求处理全流程的监督和考核,形塑了去中间化治理主体关系,导致治理内容、数量和成本不断增长,同时基层政府自主治理的空间减少。在诉求信息筛选阶段,现实诉求以简化和标准化的信息形式在热线数字系统中闭环流转,治理实践中诉求解决的情境关系出现脱域。原先可以在治理情境中被识别的不合理诉求和反复提交的诉求,伪装成单一诉求从而突破原有治理结构的抑制,挤占了大量的治理注意力和治理资源,破坏原有的治理传统与治理规则,造成“无理”诉求工单在热线系统中的空转。在诉求信息处理或执行阶段,受到科层压力与信息传递的乘数效应影响,诉求治理的责任关系发生改变,基层组织由于压力过载产生目标...  相似文献   
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上海市黄浦区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市域特征较为集中和突出,对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更加紧迫。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着力于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数据治理,通过打造指挥有力的“一中枢”,织密社会面防控“三张网”“四道圈层”,在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并对防控治理格局如何跃级提升进行了展望与思考。  相似文献   
30.
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