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80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2020年是精准扶贫目标实现的决胜年,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成为突破现实治理阻滞因素的重要合作模式。精准扶贫是政社共同参与治理的典型场域,政府单一主体扶贫、社会组织严重缺位的现实困境必将造成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政社协同精准扶贫是有效破解精准扶贫场域中碎片化、复杂性等诸多现实困境的合理机制,提升政社协同扶贫效率需从政社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扶贫类社会组织培育机制构建、政社协同良性互动机制构建、扶贫量化评估体系机制构建及政社协同精准扶贫的法律体系构建等优化路径入手,以期突破政社协同扶贫治理的参与困局,寻求政社高效协同的有效契合点,从而提升政社协同扶贫效率,实现精准扶贫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432.
20世纪中期,随着新兴社会力量崛起、权力结构初步平等化,委内瑞拉建立了由一系列制度和组织机构综合而成的体系"蓬托菲霍体制"。"蓬托菲霍体制"建立之初成效显著,社会中下层可以与精英集团共同分享石油出口收入,使委内瑞拉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了高度的政治稳定、强劲的内需和工业化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由于委内瑞拉企业家集团利用其集体行动能力和财富优势,以收买和经济政变方式收服政治精英集团,使用政治庇护主义网络控制劳工集团,并将弱势的城市贫民群体彻底边缘化,导致委内瑞拉的经济效率低下、外债激增、两极分化和政治动荡危机,"蓬托菲霍体制"逐步走向危机和崩溃,委内瑞拉也落入发展陷阱。  相似文献   
433.
论企业战略联盟的最优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战略联盟是不稳定的,而设计联盟契约有利于维持联盟的稳定.企业战略联盟契约以事前激励相容而事后存在信息不对称及其产生的道德风险等为特征,因此,联盟最优契约的设计应当以承认信息不对称为前提、以激励相容为核心来构架,单纯的传统履约机制、自动履约机制和第三方实施的履约机制都很难解决合作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最优契约原则模型要求:当关于对方企业的信息量充足因而信息对称时,联盟最优契约要按照传统契约来设计;当关于对方企业的信息量不足因而信息不对称时,联盟最优契约应当建立在利用产权进行治理的基础上;当关于对方企业的信息不完全时,默认的自动履约机制就能够保证契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34.
我国农地管理的主体行为与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农地管理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核心原因在于宏观政策缺乏微观执行基础.基于此,分析了农地管理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的行为,并探讨了农地管理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不同管理主体的行为变化对各主体利益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农民的利益变化.利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建立了三个主体的博弈分析模型.首先从子博弈分析出发,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管理中的博弈过程,其次分析地方政府与农民集体利益的代表——村集体的博弈分析,最后建立三个主体的主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农地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间联合与中央政府博弈的可能性不大,因而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规制,白下而上做实农地管理的微观主体——包括明确农民的使用权益、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有利于消除农地管理中的寻租行为,提高农地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435.
刘红  马乔  张森 《理论月刊》2023,(5):116-126
文化资源是构成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文化自信得以彰显的重要依托。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在市场竞争中出现市场化的演进,也被深深地刻上了数字技术的烙印,这模糊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之间的产权界限,引致了一定程度的产权侵蚀。从文化资源产权的嬗变逻辑出发考察数字时代文化资源的产权特征与异化,探讨文化资源产权的帕累托区域与破局之路,是为中国文化产业及其数字化发展寻求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36.
酒托案件表现形式复杂,在其定性方面涉及的强迫交易罪与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诈骗罪等存在适用上的冲突。基于《刑法修正案(八)》的立法修改,需要运用刑法体系解释中的同类解释和同一解释,对强迫交易罪的交易性和强迫性予以理解和把握。另外,可将酒托案件分为引诱交易型、欺诈交易型以及强迫交易型,分别予以定性。  相似文献   
437.
警用装备是提升公安队伍科技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行一般装备采购无法最大效能地发挥装备作用,人员素质及装备的有机结合才是提升队伍执法能力的最优途径。近年来,低光环境下的执法战术成为实战部门开展训练的重点,各类低光环境执法装备也推陈出新,其中,微光夜视仪由于能够形成战场单向透明度的优势,受到众多单位的青睐。  相似文献   
438.
刘诣 《中国青年研究》2023,(1):87-95+120
以双方互动关系的想象为核心的CP社群,从“圈地自萌”的边缘群体到“破圈而出”成为资本的新宠儿,再到当下“万事皆CP”的泛CP时代,呈现出网络社群内生、他构和分化的三重逻辑。本研究对8个不同类型的CP社群展开了为期多年的网络民族志研究,并辅助12位CP粉的访谈发现:CP粉通过情感同构和情感意义的生产形成群体共情,建构起情感异托邦;并在外部社群、资本和CP正主等“他者”力量的助催下,实现社群的破圈、出圈和固圈;最后,CP社群与现实碰撞融合后呈现出解构、暂时维持、循环再生的多元态势。CP社群在满足受众情感需求、创造积极文化意义的同时,也存在过度资本化、审美趋同和逃避现实的危机,亟须正确引导,创建良性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39.
在与公共法益等同意义上使用集体法益的概念,会导致集体法益概念丧失应有的价值与讨论意义,尤其不利于解决相关争议问题;集体法益不应等同于公共法益,而应限定为累积犯所侵犯的法益。从抽象层面提出对集体法益的保护侵害了个人法益(自由)、导致了处罚的前置化等观点,进而对集体法益的刑法保护持严格限制乃至否定态度,不仅可能掩盖问题的症结,而且容易形成以偏概全的结论。从集体法益的角度来说,某种状态或者条件是否属于集体法益,以及集体法益是否值得刑法保护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应以个人法益为核心进行判断;在刑法已经对相关法益提供了全面保护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另规定对集体法益的犯罪;从累积犯的角度来说,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必须具有真实的累积效应,不能是猜想或者假设的。  相似文献   
440.
伴随着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美元的持续走弱,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再次成为 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我们在意识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机遇到来的同时,也应清楚地意识到人 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走“自己”的路。基于货币区域化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之 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应更加重视环中国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