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683篇
中国共产党   678篇
中国政治   2561篇
政治理论   531篇
综合类   5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478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91.
美国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美国的公共危机应急体系及应对机制得到了全面加强,其主要框架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看,国家有联邦国土安全部,各州有灾害预防应对办公室,各郡(县)有应急通讯指挥中心;从横向操作层面看,又可分为包括911紧急救助服务系统在内的应急通讯指挥中心,独立的消防和紧急救助机 构,以及包括医院在内的各类医疗救治中心等各类具体操作机构,从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应急指挥与操作体系.考察和借鉴美国公共危机指挥体系及应对机制,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示的:首先,建立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指挥系统,这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重要基础;其次,加强快速应急机制建设,这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关键环节;最后,促使全社会高度关注、共同参与,这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危机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2.
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齐瑜 《中国减灾》2005,(3):34-36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近两年加快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步伐。居住在北京,当地震、火灾、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什么地方应急避难最安全?离居住地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是哪个?本文为您揭示——应急避难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76年7月28日,北京地区受唐山7.8级地震的波及,部…  相似文献   
93.
论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火灾、爆炸、中毒等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我国重大事故频繁发生且后果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国重大危险源分布、分类不清,无法建立起有效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尤其是宏观监控管理的目标、对象不清,不知道事故预防需要“防什么”  相似文献   
94.
2005年6月25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遭受龙卷风灾害袭击,造成重大损失.严峻的灾情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蒋大国、省民政厅副厅长谢继伦、市委书记袁良宽、市长刘力等领导亲临灾区慰问灾民、察看灾情,指导救灾.蒋副省长在察看灾情后,当即决定拨付荆门市东宝区救灾应急资金100万元,市、区两级政府先期投入应急资金80万元,并随即启动了应急救灾预案.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因灾受伤的群众全部康复,灾区的电力、交通、通讯等设施全部修复,灾民住房基本恢复,灾民生活得到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5.
公安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安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新的公安应急指挥体系结构和业务流程,介绍了所研制开发的公安应急指挥系统成套技术与设备的组成、主要功能、关键技术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6.
以“三台合一”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应急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0必须与时俱进,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建立城市应急机制已势在必行.当前城市应急机制建设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机制尚未完善、立法相对滞后、特服号码过多、经费装备没有保障等问题.为此,要采取统一接警、分级分类处警的模式,统一特服号码;要切实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党委、政府对城市应急机制建设的认识;要大力加强对城市应急机制建设的宣传教育;要加快有关城市应急机制法律法规的立法步伐;要设立地方应急处置领导机构,加强对应急机制建设的指导;要加大投入,确保城市应急机制建设所需经费.  相似文献   
97.
王禄  宋玮  郦艳 《求知》2005,(7):18-19
我市是一个自然灾害易多发的特大型城市,较大的自然灾害威胁有地震、洪涝、干旱和风暴潮等;另有还有发生核、化泄露和其他突发事故的可能。我市的应急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总体部署,经过较长时期的实际运作和补充完善,已基本上构建完成了一个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8.
全面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钧  陈淑伟 《探索》2005,(4):74-77
全面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减少灾后损失,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已有的发展成果,维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危机管理经验和我国的城市危机管理现状,当前,全面提升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构城市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应该重视和强化十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
未来战场将是高科技的较量,对官兵情绪稳定能力、抗干扰能力、心理承受和应急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前不久.记者走进第二炮兵某部心理适应训练中心.首次体验了我战略导弹部队的心理战训练。  相似文献   
100.
《中国保安》2013,(8):73-73
保安员日常工作中常见的危险物品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由于危险物品的化学、物理或者毒性特征,使其在生产、存储、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害等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