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134篇
中国政治   260篇
政治理论   128篇
综合类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人造生命技术是人们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次巨大的突破。若用单纯的科学眼光看来,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科学进步。然而,这项研究成果所包涵的社会意义也需要进行伦理层面上的考察和判断,才能对这一新技术的价值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当下伦理学以自然物或自然人为研究对象,人造生命的出现则预示着人造生命也可以作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它一出现便迅速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激烈讨论。本文主要思考了它在伦理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学理论》2014,(35)
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知行背离"和"流血又流泪"的不良现象。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见义勇为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观念引导、能力引导、行为引导,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使大学生见义勇为发展成见义智为,以期提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实效性,达到"利他又利己"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43.
康德在知识学领域所进行的变革,直接波及到道德哲学领域。康德认为道德哲学吸取动机如果只是暗合于现象界的话,那我们的道德教育只能是无底盘的"权宜之计"。而真正的道德原则是超越于经验原则之上的,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必须以这种道德原则作为决定其行为的动机。  相似文献   
44.
康德关于道德价值的生成辩证法是在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带有强烈的个体自保特征,虽然康德采取的是与前两者完全不同的形式演绎的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霍布斯而言更加强调个体的自律性,但与此同时也更加抽象化,这样一来,康德走的是一条矫枉过正的路,原本是要克服原子式的个体冲突,却是走向更加抽象的自我。这个康德难题就在于如何构筑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行为原则,按照康德的设想,只有个体进行无限制的道德演绎才能推己及人地形成普遍的实践理性,但是假如这种理解是恰当的话,康德意义上的可以称为是善的生活究竟是理智世界的精神还是现实生活的存在,这是构成康德道德价值命题的核心所在,康德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却没有给出很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45.
张军才 《民主》2014,(3):57-58
<正>"底线"是人生必须遵循的原则之线、正义之线、良知之线、规范之线。"底线"之基,先说原则之线。做人是有原则的,原则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做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或在某个领域里不能离开的禁止性规定。做人的原则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说有个做人做事的底线,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哪些事应该努力去做好,哪些事可以做,而哪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人不能没有原则。没有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没有了衡量对  相似文献   
46.
陈心尘 《乡音》2011,(12):13
北京大学已公布2012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细则,其中明确提出:"有下列情形者,不得被推荐:一、不孝敬父母;二、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三、有不良诚信记录;四、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不孝敬父母"被列在第一位,对此,舆论争议颇大。在我看来,这只是中国社会当前普遍患上的道德饥渴  相似文献   
47.
无论是中国的先秦时期,还是西方的古希腊时期,礼俗在中西道德伦理生活中皆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酝酿出不一样的礼俗: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内敛的、谦虚的,从而更注重渗透在礼俗中的文化内涵;而古希腊则无拘无束,纵情喧嚣,其礼俗多为一些具体的外在形式;与古希腊礼俗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不同,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俗则有更多的政治意蕴。中西礼俗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方生活方式及文明走向的差异。因此,比较先秦和古希腊礼俗文化,对于我们探索中西礼俗的渊源、发展和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自然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超越了传统价值观,提出的“生态价值”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其本体论的解释原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立足于人类生存论的解释原则考察自然的价值,克服了生态伦理学与传统发展观的各自片面性,提出并论证了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新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49.
环境刑法的法益初论——环境刑法究竟保护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刑法的法益概念.旨在说明用刑罚手段保护环境于法理上的正当性以及刑法保护环境的着眼点。由于受环境伦理学的影响,环境法学界对环境法益的理解似有偏颇之嫌。笔者试从法益、刑法法益等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对环境价值、环境利益的再认识,对环境法益进行理论上的重述,阐明环境刑法益的内涵和外延,并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论证环境行政管理秩序的价值及其法益属性,凸显其在环境刑法益中的核心地位,以期为环境犯罪的概念、特征(尤其是行政从属性特征)、实质、种类乃至环境犯罪的构成等理论的展开作一铺垫。  相似文献   
50.
作为新闻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新闻职业道德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闻职业道德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时由其行业特殊性,新闻职业道德的状况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也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由新闻职业道德的哲学方位分析入手,提出新闻职业道德在伦理学上的三个研究层面,进而探讨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意义,以求从理论层面上对新闻职业道德体系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