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91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06,(4):15-15
部级领导,主动站到舆论前台,坦陈心迹、直指弊端,表明政府对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客观存在的社会弊端有着深刻、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静 《西部社会》2002,(12):42-43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改革法院的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实现法院独立审判,维护司法公正。内部运行体制的改革包括法院领导的体制的改革、审判方式的改革、法官队伍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等内容。审判流程管理改革则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其他改革一样,审判流程管理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原有的模式与新情况、新形势发生了矛盾,出现了弊端,原有的模式已经成为新需要的阻滞因素,必须予以改进和完善。原有审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侦查定式——“侦技分开”,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违背了科学的认识规律,导致刑事技术人员不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使侦查人员的知识结构产生重大缺陷。这种僵化的侦查定式应被一种新的科学的侦查思路——侦技合一所取代,这种取代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检讨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变形和扭曲,有违该制度设立初衷。两大法系国家对发回重审的制度规定可以借鉴来重新定位我国的发回重审制度,文章从废除因事实、证据原因导致的发回重审,明确程序性发回事由,严格发回重审案件审限,改革发回重审裁判文书等入手,提出完善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仲裁制度由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和过程的不同,带有内生的脆弱性。随之而生的仲裁司法监督机制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司法机关以何种方式对仲裁权的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如何把握监督的“度”,进而保障仲裁裁决的合法与公正,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作为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它的产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分析其利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对目前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建设以及廉政建设形成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学热体现的是中国人在取得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之后,开始自觉地关注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反映了在经济发展中,对于我们社会存在的弊端应寻找一种疗救的良方。在民族复兴中要注意文化的复兴,也即重视传统与现代的双向思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对凶杀案件现场的勘查工作中刑事技术人员二级制大兵团作战工作模式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不利于重案工作的弊端。而实践证明,“按需投入,精干、内行”的原则确实能使刑事技术工作走向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民事上诉制度理念基础——公正与效益入手,指出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存在的弊端,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构想。本文主张改革我国现行的民事上诉制度,应当适当扩大裁定的上诉范围,对上诉的条件做出必要限制,同时构建以二审终审制为基础,以有条件的一审终审制和三审终审制为补充的多元化审级制度,并应当严格限定再审程序的适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市场化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着实施范围小、覆盖面狭窄、忽视农村社保问题等弊端,不容乐观,对此,文章通过分析现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