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网络政治动员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行为,它受政治需求、网络公共领域、网络政治权力结构、网络民意代表、网络舆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网络政治动员不会按照既定的动员模式运转。要使公民网络政治动员步入常态的轨道,解决之道在网络之外,即要把网络政治动员纳入政府的施政过程,将网络政治动员纳入法治和文化的运行轨道,强化网络舆情监控,提高公民的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2.
人们对于犯罪归因的认识决定了犯罪治理的方向。从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实际出发,越轨和犯罪行为都无可避免的受制于人类的精神性要素。基于对个人社会声誉关照的"耻感"和对社会规则敬畏的"罪感"是精神性要素在本土话语体系中的集中表达,他们以大众舆论和社会习俗的外在具象形式支配着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动态,并分别以他律和自律的内在运行机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制约着犯罪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9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隐性流转普遍存在,一户多宅、隐性占用、违法出售和触及法律的联合建房等隐性流转行为仍在继续发生。这些隐性流转行为为什么不能彻底禁止?其根本原因在于宅基地产权制度模糊和监管失灵、宅基地法律产权和事实产权不一致以及宅基地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提升。显然,完善法律规制、严格监管和完善利益调节机制是规制宅基地隐性流转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4.
中国司法实践中存在量刑失衡这一观点几成定论,对于导致量刑失衡的原因,学界展开了广泛地探讨,笔者将其归纳为自由裁量权滥用类原因、立法者过错类原因与自由裁量权误用类原因三类。然而,就以往对于量刑失衡归因的研究上,更多基于逻辑分析,缺乏实证探求精神。基于此,通过采用量刑实验分析、生效刑事判例数据分析、法条文本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于前述认定的导致量刑失衡发生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最终证否了逻辑上认定的导致量刑失衡发生的多数罪因,仅余修正处断规范粗疏这一个原因,进而衍生出对传统估堆量刑法的质疑,提倡通过引入量刑指南制度,修改法官的量刑方法,以最终克服量刑失衡。  相似文献   
95.
田雪 《学理论》2015,(5):223-224,240
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人生和学习目标迷失的状态,这种状态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独立缺失、目光狭窄;理想模糊、价值混乱;心理疲惫、精神烦闷;空虚迷惘、孤独无力。从学校教育的视角来对大学生这一迷失状态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了三条原因:理智关怀缺失,生命关怀缺失,个体存在关怀缺失。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群体,这种迷失状态的持续发展不仅会影响个体的价值实现,更会造成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迟滞。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是大学生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大学生自己以及整个社会的努力,更需要从教育系统内部开始着手。  相似文献   
96.
王志德 《求索》2011,(11):111-112,16
自鲍姆嘉通以来,美学大师们一致认为,形象或形象性是审美的理论前提,科学理论是抽象的,不可形象化。现代逻辑实证主义者指认科学理论的传达物是非逻辑的,悬置了传达物对科学理论的审美作用,并割裂科学“发现的情景”与“辩护的情景”的内在关系,认为“发现的情景”中可能会存在审美因素,但“辩护的情境”中的审美因素同样无法划归逻辑标准。一个被遮蔽的事实是,科学理论不但可形象化,且必须借以传达物陈述,并能产生美感,两个“情景”由美融合。  相似文献   
97.
研究东北高校学生归因方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采用大学生归因方式量表作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为高校心理建设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8.
邻避危机何以愈演愈烈——一个整合性归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避危机是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的重要形式。当前,邻避危机的演进机理仍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以2007至2013年中国主要邻避危机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邻避危机演进的整合性归因模型。研究表明:(1)以感知风险、感知挫折和不信任感为主体的抗议者邻避情结"愤怒三角形"是邻避危机演进的内在驱动力;(2)在利益相关者和管理者的"双重人格"下,地方政府的随机性治理策略成为重要的外部推力,在邻避危机演进中发挥着调节效应;(3)外部情境尤其是邻避设施规划运营体制与危机治理体制,是邻避危机不断涌现的现实土壤;(4)动员者、运营商和其他主体(专家、媒体、NGO等)在邻避危机演进及治理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后,提出了指向公众沟通、以人为本和柔性治理为标志的治理启示。  相似文献   
99.
<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每天都要对客体的一贯行为表现和特殊行为表现作出评价,及时地给予表扬或中肯的批评,以促使其健康成长。但经常事与愿违,要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要么挫伤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严重影响客体健康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主体对客体行为原因的判断并非都是正确的,因而不能真正把握客体的思想脉搏,并制定出正确的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对客体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引导  相似文献   
100.
供职于“农民工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即指专门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职业人,在他们每天的服务对象中有95%是建筑业内雇工。入冬时节,当开发商与建筑商、建筑商与转包分包乃至再分包的责任人按部就班地对工程进行验收、对账、审核时,无数渴望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则在冰天雪地中蜷缩一隅,瑟瑟发抖。作为亲历者,眼见那些无助的眼神,愤激的表情。当艳丽的春晚大幕被欢庆的锣鼓震裂,荧屏涌出一片鲜花笑脸时,很少有人会顾及那些遭受损害的人性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