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95篇
中国政治   182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112.
于霄 《检察风云》2011,(12):6-7
其实,明朝监察制度最大的悖论就是,一个专为监督行政权设计的监察权,反而对国家最大的行政权皇权无法监督。这也是封建监察权越是发达完备,国家行政权力越是腐化堕落的原因了。  相似文献   
113.
家庭经济和外显自尊、自我接纳、被接纳感及其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同时存在;外显自尊与自我接纳是家庭经济与幸福感的中介变量;在农村与贫困生样本模型中,家庭经济、外显自尊、自我接纳的主效应显著;在城市与非贫困生样本模型中,家庭经济与外显自尊的交互效应显著。幸福感悖论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只考虑了经济与幸福感的关系而忽略了心理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心理贫困与经济贫困都会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4.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古老的悖论。本文以制约逻辑为工具,先定义事件和命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语句与命题和事件的关系,从而证明说谎者悖论的实质只是含有空词的不指谓事件的空话。  相似文献   
115.
在作为钱广荣先生的“道德悖论”立论根据的三个案例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道德悖论”问题。钱先生在理论上的失误之处,在于他用社会道德中对个人的“利他”要求,排斥个人道德中合理的“利己”诉求。  相似文献   
116.
塔夫 《小康》2013,(7):24
租房市场的价格一路上扬,按理应该反映整个社会住房市场的紧张。但是,不会说谎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悖论。  相似文献   
117.
对于消费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维度认为劳动异化和需要的异化最终导致了消费的异化,而消费异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物的无限占有,从而异化从"物"最终走向了"人"自身。他们从政治经济学维度认为,在资本运行过程中,生产为消费创造产品,消费为生产创造主体;分配是产品消费的前提,消费是实现分配的最终环节;交换是实现消费的媒介,消费是完成交换的目的,从而探讨了"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他们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充分肯定消费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反对以奢侈消费为主要形式的过度消费挥霍财物,浪费资源,认为适度消费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8.
央行突然宣布降息,对此有两个策解:一是为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刺激持续走低的经济。此次降息首要目标是刺激经济,利率自由化是其次要目标。未来一年央行极有可能连续降息。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悖论境地,过热风险和萧条可能并存,资金过剩和贷款困难并存,结构恶化和经济停滞并存,连续降息可能引发的结果是经济出现滞胀。央行货币政策应该改善传导机制,防范通货膨胀,坚持推动结构转型,并通过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转而用市场办法干预银行间拆借利率等,推动利率自由化。  相似文献   
119.
国家失效代表了国家构建进程的中断或是逆转。本文梳理了国家构建理论的基本内涵并讨论了国家构建进程中存在的“双重悖论”问题。围绕国家构建的“双重悖论”,文章分别剖析了民主刚果独立后两个阶段的国家构建历程,进而从一般意义上探讨了民主刚果走向国家失效的原因。分析表明,“国家权力的个人化”不仅无法持续性地推动国家构建进程,甚至有...  相似文献   
120.
俄罗斯历次沙皇专制体制内自上而下改革的失败和完全缺乏西方式的市民社会的现实,规约了俄罗斯知识分子将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承担起推进和完成现代化的使命。由此,他们开始组织化,从知识精英走向政党精英。而后,布尔什维克又从革命党成为执政党。但布尔什维克并没有摆脱俄罗斯知识分子那种由历史文化传统模塑的充满悖论的文化特质的影响,对自身文化缺陷和现代政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又一次使俄罗斯现代转型和自身角色转换陷入泥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