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30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尤梓 《廉政瞭望》2015,(3):42-43
在有的内部教材中,虽然是一把手授意写的,他后来也给这本书作序了,但书中只要出现他名字的内容,就基本上全部删去,有些地方实在不好删除的,就由"主要负责同志"代替。中央给官员"发福利"了。这次不荐书,直接出书——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习近平总书记作序。  相似文献   
32.
《湖北政报》2010,(14):23-24
<正>鄂办文[2010]45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2009年,省直各单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  相似文献   
33.
文化的力量     
《学习导报》2010,(24):13-16
办好党刊要注意前瞻性贺安杰(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你们送来的刊物,我每期都看,大部分文章都读了,我觉得《新湘评论》改版是比较成功的,比以前活泼多了。  相似文献   
34.
李汉勤 《政策瞭望》2014,(12):36-37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更体现了法治思维。而制度建设必须立足于每一个地方的实践基础和发展阶段,结合当地的生态基础和产业特点、文化特色,坚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物质基础,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有生命力。只有具备了经济基础、产业基础、文化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持续、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35.
李新玲 《政策》2009,(11):26-27
一个金秋送爽、丹佳飘香的季节。 一个值得载入我省政研事业史册的日子。 2009年9月27日,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恢复建制30周年座谈会在汉隆重举行,部分原省委政研室的老领导、在省委政研室工作过的同志和离退休干部.来自全省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党委政研室的代表,以及省委政研室在职干部职工共一百多人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走过的光辉历程,交流从事调研政研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36.
我和周献忠有三层关系:学友、同行、朋友。说学友,是因为我在大学读书时,与他同校不同级。虽不同级,但专业相同。相同的中文专业、相同的文字情结、相同的脾气性格,使我们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过了一般学友。说同行,是因为早年我在省报许昌市记者站当记者时,他在鄢陵县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很快又调任许昌市委政研室科长。  相似文献   
37.
王爱民 《奋斗》2008,(11):14-15
省委政策研究室作为省委的一个工作部门,担负着为科学发展服务,为省委领导科学发展服务的工作任务。 一是要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理念。政研室是为省委当参谋出主意的部门,担负着调查研究、综合起草、课题协调、信息服务等四项职能。省委提出的方针政策、决策、决议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研室这个智囊团、参谋部作用发挥得如何。  相似文献   
38.
1月15日,湖北省委政研室、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省经团联联合举行第六次湖北经济发展季度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围绕"培育经济发展韧性、释放经济发展潜力"进行深入探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省经团联主席李春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专家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效  相似文献   
39.
<正>2014年12月1日,贵州省委召开市(州)党委、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会议采取市(州)书记述职—省委领导逐一点评—中央组织部参会同志点评—与会人员测评的方式,由省委常委会和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市委书记述职。这是一次全面深入的"盘点",更是一场走向前台的"考试"。贵州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开展市(州)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通过这样的"盘点"、"考试",既有利于把  相似文献   
40.
《政策》2013,(11):2-2
杨小玲是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舞蹈教师,从事特殊教育工作23年来,先后成为420名聋哑学生的代理家长,辅导580名聋哑考生考入大学,将一批学生培养成全国顶尖残疾人艺术人才,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23年间,杨小玲放弃多个艺术团邀请,回绝高薪,婉拒商演,每天下班后为学生排练舞蹈3个多小时,相当于工作了33年。她说,帮聋哑孩子圆梦,是她最大的梦想;能做点有益残疾孩子的事,是她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