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59篇
世界政治   1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666篇
中国共产党   396篇
中国政治   2063篇
政治理论   186篇
综合类   3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中国民政》2021,(2):F0002-F0002
1月25日,民政部举行2021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1年一季度相关工作安排。——在社会救助和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方面,切实抓好节日期间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研究完善现有兜底救助类政策,巩固提升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成果,建立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2.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法中的一项创举,是旨在保护人身伤害案件中的受害人、追究加害人的法律责任,进而整合社会关系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保辜制度中的因果关系理论与现代理念存在冲突,且没有在现代性法体系中得到解决,保辜制度被以现代刑法理念为基础的刑法典否弃.保辜制度的消亡虽然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但其本身蕴含的“被害救助”功能亦被不合理抛弃.通过分析制约现代迁移保辜制度的因果关系因素所在,尝试着在现代刑法理论基础上,重构保辜制度中的因果关系构造.  相似文献   
113.
正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何时公布施行?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共十章97条。第一章总则,共11条,包括立法宗旨、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的原则和反恐怖主义工作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等内容。第二章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  相似文献   
114.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不断完善救助机制、加大救助力度,增强救助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求助有门、帮扶有章、救助有效"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一、领导重视,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建立分管领导牵头,民政局承办的帮扶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确保政策措施落实。镇(街道)同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内部发挥纪检监察、目督、财政等职能部门作用;外部完善民主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115.
2008年中国开始探索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工作。基于农户自我筹资为主的制度设计,农村危房改造运动也就成为一种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本文分析了以"经济刺激"为目的的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三大弊端,提出农村危房改造应由"经济刺激"政策转变成为"社会救助"政策,进而提出了作为社会救助政策设计的农村危房改造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6.
今年以来,钟山县加大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力度,采取“四率先”有力举措,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7.
《实践》2013,(2):13
城乡困难群众,向来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年都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和实施"十项民生工程"确定的目标任务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全区社会救助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基本生活救助向制度化、复合型、全方位救助的转变,以城乡低保、农村牧区五保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临  相似文献   
118.
赵晓华 《中国减灾》2012,(21):54-55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灾之国。在与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过程中,历代社会积攒了丰富的救灾经验,建立了一系列相应的救灾制度。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集历代救灾制度之大成,在完备救灾政策和措施的同时,清代政府还将救灾制度法律化,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救灾法律,对今天的救灾法制建设亦具有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9.
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受犯罪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对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社会支持不仅是一个社会救助或者预防犯罪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正公平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采取系统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就他们的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国家监护制度、注重基层组织、推动监狱、劳教场所开展工作、建立社会关爱体系和实践多种救助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会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120.
《中国民政》2012,(5):52-52
安徽省淮北市民政局吴义华认为,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存在“三个错位”:一是地方社会管理和国家立法出现了错位。《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宗明义,救助对象就是救助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在本城市无亲友可投靠,又不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五保待遇的人员.救助的原则是主动救助、无偿救助、自愿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