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649篇
中国共产党   477篇
中国政治   1016篇
政治理论   259篇
综合类   3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61.
张喜平  李国峰 《政府法制》2014,(10):F0003-F0003
为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转变为实施民生警务、打造亲民公安的实际行动,朔州市交警支队先后实行了支队警务财务“两公开”、市县两级领导班子“三三制”工作制度。“两公开”旨在做到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形成群众反馈和首问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62.
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逐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审慎进行。为此,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就推进人民币汇率调整问题阐发见解,以飱读者。  相似文献   
163.
《人民政坛》2011,(2):40-40
王懂棋2011年1月10日在《学习时报》撰文《用民主制约权力》认为.规范政治权力运行.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另一种是用民主制约权力。单向度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理念下的制度设计改变的只是权力的流向.从上级流向下级.从中央流向地方。该理念指导下的水平监督、自下而上监督、自上而下三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撼动既有权力结构和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164.
李熙 《求索》2011,(2):186-188
中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阐释学资源。通过运用和融合西方现代阐释学与儒家经典的理论观点,本文试图论证中国古代固有的阐释多元化传统。通过论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阐释方法的不足,本文强调,重视阐释者历史性和读者反应的观点是一种具有理论价值的方法策略,普遍存在于古代的实际阐释活动中。具体剖析历代注疏家对儒家经典文本的阐释,亦可印证阐释多元化现象的合理性。本文还引用古代评论家对诗歌文本的不同阐释,分析了阐释多元化现象存在的各种原因,以此证明这种现象所具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5.
司法公信力不仅是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的客观反映,更是培育法律信仰、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对司法公信力〔1〕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众多的理论著述和实证研究成果当中,大部分是以司法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为出发点,以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抑或关注于案件质量、审判效率和效果等审判质效评估因素  相似文献   
166.
赵杰 《政府法制》2012,(25):36-37
1994年《财产申报法》(亦称“阳光法案”)进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此后18年来,每年的“两会”上均有代表委员提出相关议案。地方也在展开相关探索,从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到今天的江苏淮安,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每一步的探索都有意义,都值得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7.
社会形态理论蕴含动态发展的生成规律和过程逻辑。从文本维度而言,是其内容从萌芽、初步形成、发展、成熟到完善的升华过程;从认知维度而言,是马克思研究视野从部分欧洲国家转向东方社会再上升到整个人类世界的拓展过程;从方法论维度而言,是马克思论证方法从哲学人类学到实证人类学的优化过程。多维探视社会形态理论的动态发展轨迹,有利于正本清源、化解分歧,筑牢指引中国道路向纵深拓展的自信之基。  相似文献   
168.
《中国司法》2012,(8):4-4
法律体系是指在宪法统率下,以各基本法为主要框架,由各种法律、法规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宪法发挥着立法依据作用,制定法律必须要以宪法为依据,必须从宪法中寻求合法性来源。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法律文本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9.
谭丁 《前线》2016,(4):78-78
正【引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原文节选】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  相似文献   
1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农业部主管,办公厅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本公报将及时、准确地刊载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农业及涉农法律,国务院发布的农业及涉农法规,农业部发布的政策、规章、行政命令、公告、通知、农业行业标准等主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