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60篇
世界政治   1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522篇
中国共产党   457篇
中国政治   1096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3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关于刑法适用范围理解和立法完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的适用范围 ,又称刑法的效力范围 ,是指刑法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效力。比较新旧刑法对刑法适用范围的规定 ,变动较大 ,有些内容需要正确理解 ;比较国内外刑法及结合刑法理论 ,刑法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尚有应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2.
欧洲五国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农业政策是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进力,这是欧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条根本经验。欧盟农业扶持政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耕地种植补贴政策;二是税收信贷政策;三是土地管理政策;四是农民福利政策。  相似文献   
43.
论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其理论基础在于公平正义理念之彰显,国家基于契约义务所产生的责任和公共福利的实现。我们应当在借鉴外国立法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既符合我国本土特点又具备先进理论框架支撑的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范式。  相似文献   
44.
李抒望 《政策》2004,(6):54-55
近年来,我国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人们清理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45.
福利国家运行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是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福利国家的这些目标实现得都不太理想。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福利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形态,在其制度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制度运行所可能产生以及已经产生的后果;通过对福利国家实践经验的分析,为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某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是1784年康德60岁时写的一篇论文。康德一般不大谈论历史,但是在这篇论文中,康德可以说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观。因此,通过研究康德在这篇论文中所表达出来的历史观,无疑对理解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历史观有直接的帮助。而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的康德,其历史观也深刻影响了黑格尔,通过黑格尔又对马克思的历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文章分析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在方法论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及其对思辨哲学的普遍主义方法的批判,探讨了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从而揭示了政治哲学研究中历史主义方法和普遍主义方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48.
试论福利-民主-市场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是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核心议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生死攸关的战略抉择。本文借鉴世界各国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社会现实,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的未来是福利-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精髓就是建设福利-民主-市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9.
延安精神与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所谓延安精神,从其原生形态来说,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虽然延安精神主要形成于延安时期,但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已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不怕牺牲、执著追求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民主团结,同甘共苦,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50.
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桥 《半月谈》2005,(2):7-88
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来势之迅猛、波及范围之广阔、摧毁力之强烈、为患之深重,完全超乎常人的想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呼吁国际社会对这场空前的人类灾难做出空前的反应。在这次“全球救援”的国际行动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迅速为受灾的东南亚周边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无私援助,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