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1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145篇
世界政治   3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7篇
法律   6044篇
中国共产党   1174篇
中国政治   2518篇
政治理论   734篇
综合类   214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829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949篇
  2011年   1042篇
  2010年   1053篇
  2009年   1039篇
  2008年   1268篇
  2007年   991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665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指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经济权利结构的改革,其核心是在土地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占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和调整。文章分析了现有农村经济结构的形成背景和目前必须解决的困境,提出了将土地占有权归还农民,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农业合作制和资本制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62.
李巧毅 《政法学刊》2005,22(1):90-92
近年来,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引入了香港地区的商品房预售按揭贷款制度我国引入后的按揭制度与香港按揭制度因法律制度的根本不同而存在区别,应将其界定为以一般债权为标的物的权利质押的方式,并将其与抵押、让与担保等相关法津制度进行区别,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在建工程权利质押制度  相似文献   
63.
刘开明 《南风窗》2007,(3):44-45
当代观察不是一个慈善机构,我们必须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高的专业水平把我们的理想销售出去,获得我们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  相似文献   
6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创了我国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新局面。其中特别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在权利与权力之间作出选择,着重保护原告的权利,强化被告的责任,体现了现代公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3,25(2):128-136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6.
冯宇 《党史文苑》2006,4(4):62-63,69
权利与权力之间存有二律背反,一方面,权利的实现,需要权力作后盾;另一方面,为了真正实现权利,又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本文拟对二者的本质及其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7.
于水 《法人》2007,(4):28-28
浙江乐清金马广场的业主感到烦恼的是,当他们的权利遭受侵害的时候,政府管理部门却表现出令人困惑的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68.
从法律关系的视角,探析我国《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的法理意蕴,应当强调公民是人权关系的权利主体,而国家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义务主体。国家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中担当义务主体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同时要正确理解国家概念及其变化、国家和个人的关系。人权主体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关涉权利平等问题,个人人权、集体人权和群体人权的性质各不相同。人权的分类既有传统的分类理论,也出现了新的分类方法,国家尊重人权的义务和保障人权的义务是两种内涵不同的义务。  相似文献   
69.
诉讼权利告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立 《法学杂志》2007,28(3):94-98
被告知诉讼权利是诉讼参与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也是正确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实证调查的结果证明:在对诉讼权利告知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权利告知的现实状况值得担忧;有关各方对权利告知制度的完善既有很高的预期,也感到有些困难.  相似文献   
70.
技术措施与著作权保护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晓青 《法学杂志》2007,28(4):20-23,37
技术措施是权利人为了防止他人非法接触、使用其作品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实质上是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权进行权利管理的内涵之一。技术措施对合理使用和公共领域具有冲击作用。从平衡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宪法性权利以及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角度看,技术措施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此进行了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