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08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300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02年,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延安"枪下留人"事件曾牵动了千万人的心,也掀起了全国法学界对死刑问题的追问,由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强烈呼声因此延续至今.2004年3月9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首次表态,最高法院正在准备收回死刑复核权.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死刑复核权回归再次牵动了人们的心……  相似文献   
132.
在运输毒品罪的死刑适用问题上,《武汉会议纪要》延续《大连会议纪要》精神,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相冲突;对受雇参与运输毒品的行为人适用死刑仍然过重;对运输新类型、混合型毒品的情形适用死刑违背罪刑法定原则中的刑法明确性原则。严打运输毒品罪、尤其是对之适用死刑,并不符合毒品犯罪的生成机理。同时,单纯运输毒品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结果并非"罪行极其严重",对之适用死刑明显违背罪刑相当原则。并且,对运输毒品罪适用死刑明显不符合司法上逐步废除死刑的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严格限制并尽快废止运输毒品罪的死刑。在限制乃至废止运输毒品罪死刑的路径上,首先要明确运输毒品罪死刑的适用对象;然后,从解释论的角度重新诠释刑法第48条第1款中的"死刑"与"罪行极其严重";最后,提倡在司法上尽量通过死刑的替代措施分担运输毒品罪的死刑。  相似文献   
133.
田斐 《法制与社会》2011,(14):245-24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取消13项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对严重非暴力犯罪处以死刑不具有报应功能无威慑力并且由于当今中国民意具有可改变性、可引导性,对非暴力犯罪死刑的废除是否真具有影响力值得商榷。总言之不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现阶段全面废除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4.
死刑有一定的威慑力,但不具有最大的威慑力。对于死刑的局限性,我们也应进一步采取相应的一些措施予以避免,法官在罪犯适用死刑时一定要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同时应加快推进死刑制度的完善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及其人们观念的改变。本文论述了死刑的威慑作用及其局限性,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初步阐解。  相似文献   
135.
厦门"远华"走私案的主犯赖昌星的引渡问题一直是我们关切的问题,本文希望透过赖昌星的引渡案件,以相关国际条约和国内法的规定为基础,寻找主动引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6.
契约主义死刑观有着悠久的思想史传统——从最早的苏格拉底到近代启蒙哲学家。首先梳理历史上围绕死刑的几个主要的契约主义论证,发现古典契约论者在死刑存废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究其根源有三:自然状态的不确定性、立约者的人格差异性和自利假设。与基于自利的契约主义不同,罗尔斯式契约主义的基础是公平的互惠合作,再加上无知之幕的设置,因此可以克服上述困难。通过运用罗尔斯式契约主义的分析方法,可以推出,无知之幕背后的立约者将理性地反对死刑。但是这种契约主义刑罚理论无法适用于非立约者的情形——即所谓的"非合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137.
备受长春市民关注的以梁旭东为首的35名黑社会组织成员及有关人员,于2000年7月17日在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推上法庭接受法律审判。主要成员梁旭东、杜荣军、王大江、王伟、张红岩、刘巍、张涛等7人被判处死刑;李伟被判处无期徒刑;陈斌、于永红等2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人免于刑事处罚。9月19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梁旭东等7名案犯被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38.
从2006年7月1日起,我国所有死刑案件的二审都必须以开庭审理,这不仅是对审判工作的考验,也是对司法警察警务保障工作的一次严峻的考验。如何作好死刑案件二审开庭警务保障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拟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如何构建死刑二审开庭审理警务保障机制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39.
赵秉志  袁彬 《中国法学》2008,11(1):156-173
2007年,以刑事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新刑法典颁行十周年为契机,我国刑法学界继往开来,不仅对刑法的发展方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犯罪构成体系、死刑制度改革、《刑法修正案(六)》等刑事法治领域中的重大实践与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而且还对单位犯罪、电脑量刑、网络犯罪、侵犯著作权犯罪、贿赂犯罪等问题及外向型刑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成果斐然。  相似文献   
14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司法部新出台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针对这一契机本文旨在对死刑证据的审查判断进行深入阐述和理解,对其中的未完善部分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