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08篇
中国共产党   176篇
中国政治   300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3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死刑的实体和程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刑的正当性问题争论不休之际,如何控制死刑、确保现存死刑的最低程度的正义,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认真审视检讨我国的死刑制度。一、死刑存废的简要回顾死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方法,是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生命刑、极刑。死  相似文献   
22.
论死刑复核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决定,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并提出要改革和完善死刑案件审判程序和复核程序,以确保死刑案件的质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核准权的收回,对于严格控制死刑,统一死刑的适用,落实宪法人权保障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死刑核准权的权力复位只是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第一步,对死刑复核程序如何构建,如何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在死刑复核程序中,检察机关如何完成其角色定位,直接关系到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能否有效发挥。作者拟从检察机…  相似文献   
23.
对于贪官免死的讨论,十年前就已开始,其问断断续续,时有涉猎。而2010年的秋天,随着《刑法修正案(八)》拟取消13个非暴力经济犯罪死刑罪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刑法室主任刘仁文教授相关文章的发表,这一问题再度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24.
改革完善死刑制度,进一步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立法是基础。中国目前的死刑立法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死刑设置较为宽泛等。在世界各国死刑制度不断发展变革的今天,刑事立法问题的存在,使中国死刑制度面临许多挑战。为了成功应对挑战,刑事立法应当以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为目标,从死刑适用罪种、死刑适用对象及建立死刑减刑、赦免制度等方面积极采取多种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5.
1970年3月5日,被羁押了近两年的汤玲瑛被判处死刑。她的死,犹如一枚炸向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炸弹,虽然没炸破那浓浓的政治阴霾,但毕竟在那特殊的年代——“文化大革命”中起到了轰隆一声的作用。热情理性,在狂热的政治运动中她开始了冷静思索1934年农历十月初十,汤玲瑛(  相似文献   
26.
入户抢劫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 2 63条将“入户抢劫”规定为抢劫罪加重处罚的 8种情形之一 ,并对其适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一较重的法定刑幅度。由此可见 ,入户抢劫是立法旨在严厉惩治的一种犯罪行为。由于司法实践中入户抢劫的情况比较复杂 ,因此在具体认定时 ,对“户”的范围、“入户”的非法性、暴力实施的“当场性”以及转化型入户抢劫的认定等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图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 ,对入户抢劫的认定方法作一探讨 ,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一、关于“户”的特征与范围1 有关“户”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 ,…  相似文献   
27.
死刑权理论的历史回溯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死刑的本质,以及促进国家理性地选择在死刑存废问题上的基本立场都有所裨益。无论贝卡里亚、卢梭还是马克思都认识到了死刑的权力法则同战争准则具有相似性。这启示我们死刑制度有必要从战争准则的角度来反思。  相似文献   
28.
<正> 1984年,美国马里兰州青年特姆伯尔因犯有强奸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他在绑架强奸一名妇女后,用棒球棒将其打死,并割开其喉咙。作案时,特姆伯尔差四个月不满十八周岁,他依据宪法修正案第八条提出上诉,认为对一个未成年人适用死刑,构成了"残  相似文献   
29.
限制死刑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迫切的现实问题,作者首先分析了各国限制死刑的法律措施、指出我国死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完善死刑限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0.
死刑复核程序因其制度设计中的弊端而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从死刑复核程序在我国的发展变化来看 ,现有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制度设计的疏漏 ,死刑复核程序已经无法起到慎重死刑适用 ,坚持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作用。因此 ,从如何解决死刑复核的现存问题、慎重死刑核准以及加强法律对权利救济之角度出发 ,提出在我国逐步废除死刑复核程序 ,实行三审终审制的理论构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