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84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各国政治   291篇
工人农民   133篇
世界政治   6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4篇
法律   2523篇
中国共产党   8427篇
中国政治   14251篇
政治理论   2639篇
综合类   466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982篇
  2014年   3148篇
  2013年   2534篇
  2012年   2867篇
  2011年   3012篇
  2010年   2715篇
  2009年   2792篇
  2008年   2887篇
  2007年   2090篇
  2006年   1996篇
  2005年   1533篇
  2004年   1273篇
  2003年   1082篇
  2002年   901篇
  2001年   741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贾乾初 《前沿》2006,(10):231-234
刘师培作为天义派无政府主义者的代表,深受日本幸德秋水影响,其社会主义观的指向为无政府主义。他能够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大要却不能认同,他提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办法,却又陷入空想。他的社会主义观因有显明的传统文化特质而独具面貌。从经学西学化的角度来看,刘师培的社会主义观颇具剖析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黄燕 《行政法制》2006,(1):20-22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关于法律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在外国学者们早已致力于此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最早提出“法律文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法学家拉伦茨·弗里德曼,他在1969年发表的《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一文中提到:“‘法律文化’概念涉及大量有关的思想,首先它涉及公众关于法律制度的认识、看法和行为方式。尽管每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看法不同,但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国家或群体中还是有一定的看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各种法律文化是习惯法的主要部分,这些习惯法与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后就法律文化释义的问题,学者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我国学者对此也莫衷一是,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广大基层党员来说,就是一次“知”与“行”上的创新。基层党员如何长期保持先进性?笔者认为,重在做到:创新活动载体,让党员不忘身份;创新管理机制,让党员不忘要求;创新联动网络,让党员不忘组织:创新服务领域,让党员不忘宗旨,要在持续创新中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4.
位于金平县城北部的者米拉祜族乡背靠的大黑山脉是苦聪人聚集的主要区域。紧紧偎依在大黑山半腰深处的苦聪大寨,是历史上在者米山区最早定居,人数最多的苦聪村寨。在苦聪村寨中,又最具影响力,传统文化也最具有代表性。不久前的一天,我从者米乡政府驻地,乘13公里汽车到六六新寨旁的公路岔道口,又沿着弯曲的山路,足足爬了三个小时陡坡,浑身浸透了汗水,才走到苦聪大寨。大寨现在有83户人家269人,是者米山区人户较多的苦聪寨子,老人回忆说,“苦聪人到者米一刚进寨子我对什么都新鲜带已经有10代”大约200多年历史。大寨在苦聪村寨中占有“老寨”…  相似文献   
105.
一、印度民族精神的内容和特质 印度的民族精神是指印度各民族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共性和主导意义的维系各民族存在和推动各民族发展的共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6.
赵芳 《今日民族》2005,(2):F003-F003
1月10日,对普米族来说是“双喜”临门的大好日子。其一,云南民族学会普米族研究委员会成立,其二,来自北京,四川和我省各地的上万名普米族同胞欢聚在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共同欢度2005年普米族传统节日——“吾昔”节。普米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与其自古崇尚白色有关,1960年经民族识别后由国务院正式定名为普米族。普米族源于西北青藏高原的古代游牧部落羌族群,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  相似文献   
107.
《党政干部论坛》2007,(11):F0002-F0002
由国家文化部指派,硚口区七色花艺术团一行30人于2007年8月14日至21日赴匈牙利参加了第12届“皇家假日”国际民族舞蹈艺术节。该代表团受到匈牙利人民和海外华人的热烈欢迎,并与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的艺术团进行了友好交流,扩大了武汉、硚口的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108.
阳敏 《南风窗》2007,(17):82-85
一年来,于丹热了,《论语》热了。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国民间的复兴早就开始。有人说,这是在革命年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也有人说,这是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虽然它背后有市场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09.
胡学祥 《共产党人》2007,(13):44-45
大唐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开始步入一个新阶段,唐王朝政治和军事上的强大,使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纷纷内附。这些内附的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大都在宁夏建立暂时或长久  相似文献   
110.
台湾商界过去常常提及岛内民众由于历史原因而产生的一种“悲情意识”。这指的似还是比较原始、朴素,并且是自然产生的那种感情,本是可以理解,也颇值得同情,是无可非议的。而后来,这种情况却逐渐变化了。远的不说,即以目前为例,台湾当局通过SARS疫情、针对祖国大陆所制造出来的那种悲情,则已是上述悲情意识的一种质变和异化,早就走向反面。它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