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诗经·硕鼠》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是最古老、最流行、最经典的民谣,它清晰地映照出许多比正史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从宋朝众多民谣中,随手拈出几首,当时政情与社情,时弊与民怨,  相似文献   
32.
新春旧俗     
《台声》2007,(1):22-32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社,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司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社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  相似文献   
33.
论社会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而议论形态是其现象外观。群体是个体存在的普遍形式,也是社会舆论活动的主体。谣言是社会舆论的否定形式,民谣是艺术形式的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强制力量。在社会舆论活动中,存在着舆论领袖作用所引发的和权威机构作用所引发的悖论。  相似文献   
34.
贵阳是一座从诞生之日起就被三句民谣“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戏谑着的城市。  相似文献   
35.
《诗经·硕鼠》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是最古老、最流行、最经典的民谣,它清晰地映照出许多比正史更加真实可靠的信息。从宋朝众多民谣中,随手拈出几首,当时政情与社情,时弊与民怨,甚至一些官场趣事与宫廷秘闻,均跃然纸上,一目了然。宋仁宗康定年间(1040~1041年),西夏扰边,战火燃起,韩琦、范  相似文献   
36.
农场拾零     
  相似文献   
37.
本溪县的满族民间歌谣,是满族劳动人民集体口头的诗歌创作,属于可以歌和吟诵的韵文,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和曲调形式,是满族语言艺术之一。  相似文献   
38.
39.
楚辞产自楚地,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楚地歌谣的特点的分析,来推测楚地歌谣衍化为楚辞的渊源。  相似文献   
40.
河西 《南风窗》2012,(18):87-89,86
第一个站出来,说社会的螺丝钉也要歌唱自己,也有爱情的,是中国第一代民谣歌手。到了第二代,他们不再关注象牙塔里的自己,而是更接地气,说的更多是这片土地上的事。"每一代人都怀念青春"。从握一把琴歌唱"白衣飘飘的年代",到坐在各大选秀节目评委席上月旦年轻的面孔和嗓音,高晓松从瘦子长成了胖子,从校园诗人长成了自诩的"40多岁老江湖",他还在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里,但已经是另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