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267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013年6月1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萨利纳斯诉得克萨斯州一案作出最终判决,该判决对不得被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进行了限制:被追诉人在非羁押状态下行使沉默权应当进行明示,控诉方可以对被追诉人非羁押状态下的沉默作出不利评论。该判决削弱了美国联邦宪法第五修正案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导致被追诉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处境被恶化。虽然该案判决对不得被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进行了限制,但是没有动摇沉默权制度。我国应当确立沉默权制度,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并且可以对该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22.
<正>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做出了重要修改(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了具有"小宪法"之称的《刑诉法》之中,使其成为了新《刑诉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3.
“你有权保持沉默,不回答任何问题,否则你的陈述将会作为呈堂证供。”美剧司空见惯的桥段可能是我们对沉默权最直观和原始的认识。沉默权的规定与否事关刑事诉讼法治文明,但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有关沉默权的相关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第50条)“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  相似文献   
24.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在立法中引入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同时亦保留了犯罪嫌疑人的如实陈述义务,二者都与沉默权有一定的关联,但在理论上存有一定的裂隙。文章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和如实陈述义务的内涵、价值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二者同沉默权之间的关系,进而讨论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协调适用这两个制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相似文献   
25.
沉默权是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受刑事追诉的人不得被迫自证其罪原则的权利障碍形式.赋予被诉者享有沉默权,是我国刑事诉讼走向更加民主、正义的必然选择.诉辩交易制度较好的解决了赋予被追诉者沉默权所带来的查明犯罪与保障人权、诉讼目标与诉讼效率之间的矛盾,因而有必要在我国赋予被追诉者以沉默权的同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诉辩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26.
试论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是用法律手段保障人的自由不受侵犯,是人权的保障。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刑事司法程序的一项重要保障。我国要依法治国,建立高度民主自由发达的国家,提高人民的法制观念,与世界接轨就应当建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7.
沉默权制度的引进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是积极的.然而,目前我国在侦查实践中仍严重存在刑讯逼供的现象.为切实有效地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必须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从规则上加以明确,并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侦查人员的法制观念,树立依法侦查、文明取证的侦查观.  相似文献   
28.
我国已加入WTO,世界经济将形成一体化,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世界法制建设也将趋同,但目前我国刑事侦查程序同国外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区别。为此,我国应改革刑事侦查立案程序;确认“无罪推定”原则,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改革刑事强制措施,完善人权保障机制;完善证据与证明责任制度;改革律师介入侦查程序制度,加强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保障;改革侦查终结程序,完善侦查终结条件。  相似文献   
29.
沉默权及其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金坤  程宏 《唯实》2002,(6):55-58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其基本涵义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不利于自己的提问可以保持沉默或拒绝回答 ,而审判人员不能从被告人的沉默中推断出于其不利的结论。沉默权目前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接受 ,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确立和推行的国际准则也将沉默权作为被告人最低限度的保障之一。近年来 ,就我国是否应该在法律上明确设立沉默权 ,学术界及实务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我国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后 ,这一讨论更为激烈。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以求教于法律…  相似文献   
30.
论沉默权的确立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沉默就不可能贯彻无罪推定原则 ,建立沉默权制度符合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权衡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利弊 ,应当从大局着眼。限制沉默权是沉默本身与国家司法权力充分行使存在冲突的属性所决定 ,但在作出限制时 ,应防止沉默权刑同虚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