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4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258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1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51.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产生而形成.它把自然概念和女性概念联系起来,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存在某种相似性,人类对于自然的统治和压迫类似于男性对于女性的统治和压迫.从这一个崭新的视角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于自然的根本观点.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要求解除所有统治女性和自然的观念架构,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女性和自然等"其他人类他者"的共同发展成为一致的行动.  相似文献   
52.
53.
后现代女性主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义的发展受到多方制约,其中自身的理论缺陷是关键因素.作为与传统女性主义有着根本区别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能否帮助其走出原有的困境?本文拟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对传统哲学基础的反思,凸显差异性,重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三个方面,说明后现代女性主义能够成为救赎.  相似文献   
54.
"女性主义"作为一大研究课题被提出只是进入到20世纪才有的事情。女性的历史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同样漫长,但"女性的发现"却远远滞后于"女性的发明"(女性本无所谓"发明",在此只是作为女性文明产生的注解)。这其间固然有着历史发展的"必然",即男权社会顺应着自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生产力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5.
56.
仇和1957年出生,历任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江苏省副省长等职。他在主政宿迁时的一系列超常规的激进改革,使他被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2007年12月他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一路走来,不但媒体广泛报道,而且网友也参与热议。  相似文献   
57.
张海彦 《人民论坛》2010,(6):266-267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提倡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托马斯·哈代通过《德伯家的苔丝》,深刻披露了欧洲二元思维社会的父权制思想,同时也塑造了苔丝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抗争的新女性形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以透视哈代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58.
劳伦斯在小说《虹》中以其丰富的笔墨描述了一个工业化社会中一家三代人的情感生活,展示了人与自然密切相关、水乳交融的关系,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尤其是自然和女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9.
联合国改革:渐进还是激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联合国改革的方式问题,即联合国改革应采取渐进的方式还是激进的方式。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各有其优缺点和不同的适应条件,抽象谈论孰优孰劣,毫无意义。必须将联合国改革置于联合国的历史与现实之中加以考察,并对过去联合国改革的成效作出客观评估。从联合国成立至今,联合国改革都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改革动力不够和外在压力不足。从实际效果来看,联合国渐进式改革虽有缺陷,不够完美,但基本上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既然联合国渐进式改革有其内在逻辑并且基本有效,转而采取风险较大的激进式改革就既不现实也无必要。联合国未来的改革仍将在渐进的轨道上前行。  相似文献   
60.
李娜 《法制与社会》2010,(8):181-182
进入2010年,一种新的交友方式风靡网络,淘男网以打造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女权交友网站而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在这里女性享有种种特权,使广大的“剩女”们找到了一种新的交友途径。通过这样一种虚拟的方式反映了新时代女性主义的新发展,同时也映射了女性地位的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