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1篇
法律   113篇
中国共产党   186篇
中国政治   184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31.
根据GenBank中CD80和CD86基因的序列,在保守区设计并合成各自的特异引物,并以3-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SYBR GreenⅠ染料以建立一种检测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将CD80基因和CD86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并进行熔解曲线分析以及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CD80基因、CD86基因和GAPDH基因的Ct值与标准品稀释度在1×102~1×108 copies/μL范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熔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证实,所建立的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732.
苗乡斗牛     
王建中 《当代贵州》2010,(11):59-59
世界最精彩的斗在中国,中国最精彩的斗在西部,西部最神奇的在黔东南苗族的斗文化!  相似文献   
733.
牛霉形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霉形体和无乳霉形体P81基因的序列差异,设计了针对霉形体P81基因的PCR引物,建立了霉形体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该方法可以从100ccu/mL(ccu:color change unit,颜色变化单位)的霉形体培养物中检出目的片段;经对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PG1株、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LC型(MmmLC)Y-goat株、山羊霉形体山羊亚种(Mccp)87001株、无乳霉形体(M.agalactiae)PG2株、绵羊肺炎霉形体Y-98株等亲缘关系相近的霉形体纯培养物检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从人工感染的鼻拭子和临床发病肺中扩增出目的片段,与分离培养结果完全符合,本方法为国内首次建立的敏感、特异、快速的霉形体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34.
为建立同时检测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的方法,通过对引物和探针筛选、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IBRV和BPIV3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只能特异性地检出IBRV和BPIV3,而对其他无关病原均不能检出;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对IBRV和BPIV3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5.2 copies/μL和18.3 copies/μL。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四川、重庆、河北、安徽和吉林这5个地区的143份肉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样本以及四川省和青海省的59份牦BRDC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肉样本中IBRV和BPIV3的阳性率分别为42.66%和39.86%,混感率为22.38%;牦样本中IBRV和BPIV3的阳性率分别为44.07%和30.51%,混感率为18.64%。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临床上对IBRV和BPIV3的快速检测,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丰富了国内IBRV和BPIV3的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735.
为了探究G3BP1(bG3BP1)对DNA识别受体cGAS生物酶催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提取血液淋巴细胞中总的RNA,经RT-PCR反转录成cDNA,克隆出bG3BP1基因全长;随后构建bG3BP1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UMO-bG3BP1,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使用镍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bG3BP1进行纯化,并切除His6-SUMO标签后再经镍柱纯化;最后将获得的bG3BP1蛋白用于cGAS(bcGAS)的体外酶促反应,采用ELISA方法检测酶促合成产率。结果显示,可溶性表达的bG3BP1蛋白促进了bcGAS的体外酶促反应,提高了第二信使分子2′3′-cGAMP的产率,这为2′3′-cGAMP的大规模生产及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36.
肾细胞(MDBK)细胞为研究对象,MDBK细胞接种冠状病毒(BCoV),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茯苓多糖对BcoV N基因表达水平及BcoV诱导的MDBK细胞中RLR干扰素信号通路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茯苓多糖可抑制BCoV N基因的表达;茯苓多糖可促进RLR通路细胞因子RIG-I、MDA5、MAVS、TBK1、IRF3及IFN-β的表达,并缓解BCoV对宿主细胞RIG-I、MDA5、MAVS、TBK1、IRF3及IFN-β细胞因子的前期抑制。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可调节RLR通路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抑制BCoV病毒的复制。这一研究结果为茯苓多糖治疗BCoV引起的犊腹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7.
为了制备水匈爱病毒(BufHuV)结构蛋白VP1截短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将病毒的VP1截短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重组质粒pET-32a-BufHuV-VP1,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感受态细胞(DE3)后诱导表达,VP1截短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31.5 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以纯化好的重组蛋白免疫昆明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blot与IFA鉴定其特异性。结果显示,制备的小鼠多克隆抗体能与纯化的VP1重组截短蛋白和感染BufHuV的细胞表达的VP1特异性结合,表明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水匈爱病毒VP1截短重组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为研究BufHuV致病机制、VP1蛋白功能以及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738.
以MDBK细胞培养致细胞病变型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CD毒株,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总RNA,并根据BVDV NADL参考株序列设计合成的1对引物(W1与W2),进行反转录PCR(RT-PCR),扩增出P125基因区约400bp的片段.经pGEM-T载体连接后克隆、测序,并与已发表的NADL、Osloss、SD-1、184、D、H、Yak等BVDV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CD株P125基因区无插入或缺失变异,但存在着核苷酸的替换;经聚类分析初步认为NCD株属于Ⅰa型.NCD株与长春184、H株核苷酸序列差异较大,而亲缘关系较近,表明BVDV在同一地区存在不同进化来源的毒株.  相似文献   
739.
在37-39℃50 mL/L CO2条件下,用含80 mL/L发情血清及50 mL/L犊血清的M199成熟培养液培养的A、B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18-22 h后以无血清的TCM199培养液洗涤3次,用透明质酸酶消化吹打脱去卵丘细胞,以无血清的M199培养液洗涤3次,移回成熟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卵细胞于成熟后第3 d开始出现卵裂,第5 d卵裂率达到37%,第9 d囊胚率达5%-9%.表明透明质酸酶可以促使成熟的孤雌卵母细胞激活并发育至囊胚.  相似文献   
740.
目的 探索复方苓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abacteriαl prostatitis,CNP)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安通片组,复方苓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通过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前列安通片组,复方苓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复方苓颗粒中、低剂量组比较,复方苓颗粒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CNP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有明显的慢性炎症表现,而复方苓颗粒高剂量组和前列安通片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明显改善. 结论 细胞因子TNF-α、IL-10参与了CNP的炎症过程,复方苓颗粒通过升高前列腺组织IL-10水平和降低TNF-α水平,从而达到治疗CNP的作用. 列腺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复方苓颗粒中、低剂量组比较,复方苓颗粒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CNP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有明显的慢性炎症表现,而复方苓颗粒高剂量组和前列安通片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的慢性炎症明显改善. 结论 细胞因子TNF- 、IL-10参与了CNP的炎症过程,复方苓颗粒通过升高前列腺组织IL-10水平和降低TNF-α水平,从而达到治疗CNP的作用. 列腺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复方苓颗粒中、低剂量组比较,复方苓颗粒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