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1133篇
中国共产党   261篇
中国政治   603篇
政治理论   182篇
综合类   6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罗峰 《广东法学》2006,(5):78-79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是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准确认定犯罪人未成年的年龄,是正确适用该原则处理未成年犯的关键所在。此乃笔者经过办理一件二审刑案后获得的感知。该案的案情是: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犯罪人身份信息保密制度扩展了犯罪人隐私权保护的范围。这是《儿童权利公约》所确立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未成年人特别、优先保护原则的体现,也是一种基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角度的考虑。我国关于禁止披露未成年犯罪人身份信息的制度设计存在诸多模糊与疏漏之处,应借修订《刑事诉讼法》的机会予以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张淑芳 《中国法学》2005,4(6):33-49
行政法的援用既是一个行政法的法律产出技术问题,又是一个行政法的法律适用问题,其在行政法治体系和行政法学体系中本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令人不解的是该问题在目前行政法学中还是一个理论空白,理论上的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其在行政法治实践中的良性化格局。为了使该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对行政法治进程有所助益,本文对行政法援用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困惑作了初步厘清,并构设了行政法不宜隔位援用、行政法规范规制同一事项不宜多次援用、正式法律渊源不宜用非正式的行为规则、实体规范不宜再作实体性援用、程序性规范不宜再作程序性援用等规范化援用的要件,指出了行政法援用走上规范化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是指在犯罪发生后,让犯罪人与被害人及其支持者会聚在一起。在协调人的主持下共同讨论犯罪解决方案的一种恢复性程序。会议的通常结果是达成一份犯罪人以某种方式赔偿被害人的协议,同时也希望犯罪人能从与被害人的会见中受益。其目的是恢复犯罪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弥补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使犯罪人改过自新、复归社会。在全球法律文化交流加速和国内和谐社会建设升温的背景下,刑事和解制度也开始进人我国刑事法学  相似文献   
15.
武汉文化与其他城市文化的区别在哪里?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我以为这实际上是三个问题:第一,武汉文化的基础是什么?第二,武汉文化属何种类型及其如何演化?第三,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何在?弄清了基础,就比较容易弄清其类型及演化,弄清了前两个问题,再与其他城市一比较,也就显现武汉文化的独特之处了。  相似文献   
16.
“哲学的问题”之历史类型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形成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哲学问题”的观念中走出来,寻找和确立当代“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不同于“哲学问题”。人类哲学虫上存在着四种主要的“哲学的问题”类型:“提出的”、“面对的”、“遭遇的”和“发现的”问题。这四种问题类型对于当代哲学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杜敏 《理论建设》2005,(2):41-44
权利冲突现象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法学问题。对其进行深刻的理论研究,对于如何正确配置冲突权利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法哲学的方法探讨了权利冲突的概念、类型和权利冲突形成的原因。以期对中国当代法制建设中权利冲突的立法和司法配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同宪法、刑法等法律一样,被公认为公法。这样的研究思路是片面的,而且也与当今行政法私权发展的能动态势不相吻合。实际上,行政法并非是纯粹的公法,准确地说,它是带有私权文化色彩的公法。行政法的真正精神在于:通过抽象的公权来维护具体的私权,私权是其本源与归宿。行政法上的私权主要分为:自主性私权、请求性私权、沟通性私权、参与性私权和救济性私权。每一类私权中又包含一些具体的私权。  相似文献   
19.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以其作案手段智商化高、隐蔽性强改变着人们对犯罪的认识,防控和惩治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课题。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类型为纯技术型、恶作剧型、报复型、政治型和物质利欲型。这些类型犯罪产生的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本身的脆弱性、网民安全意识不强、网络犯罪发现难、调查取证难、定性难和司法的滞后性。因此有必要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和加强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20.
段溢波 《理论月刊》2005,3(10):96-98
领导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西方学者韦伯(Weber,Max)、福莱特(Follett,MaryP.)和巴纳德(Barnard,ChesterI.)关于领导类型的划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立足中国,兼容中外,理想的领导类型应该是:以职位为条件,人格为基础,职能为核心,法制为保障。理想的领导类型为领导素质的自我修炼指明了方向。领导干部要在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领导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五个方面进行修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