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282篇
中国共产党   389篇
中国政治   1210篇
政治理论   208篇
综合类   58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刑警与科技》2005,(2):137-138
2004年11月12日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柳晓川、协会秘书长靳秀凤在浙江省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谷处长和于处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杭州红苹果电子有限公司的萧山厂区。  相似文献   
62.
党校系统图书馆经过十来年的努力 ,大都完成了向多功能、现代化的转轨 ,面临着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型的历史时期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服务重组等方式扩展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质量 ,形成一种新的信息服务经营机制 ,是目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把参考咨询工作作为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参考咨询工作是图书馆以文献为依据 ,按照某种特定需要 ,对图书馆馆藏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 ,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文献、文献知识或文献检索途径的一项服务工作 ,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读者工作的发展和延伸 ,…  相似文献   
63.
信息化时代政府的治理与善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莹 《探索》2003,(1):51-54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正在改变政府与社会的传统关系模式。治理 ,作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状态下重新配置社会资源的新方式 ,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之一。信息技术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同时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刺激下 ,出现了电了政府的概念 ,成为政府在信息化时代实现善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职能转变与政府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庆奎 《新视野》2003,(2):45-49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创新相互间有着互动关系。政府职能的转变要以政府创新作前提,以政府创新来推动职能转变;政府创新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以政府职能转变来带动政府创新。本文通过对中国1987年~1988年和1998年~1999年所进行的两次政府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分析,并通过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论述,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政治与行政的关系和建设电子政府等方面,阐述了政府创新的三种途径。结论是必须以政府创新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65.
略论治理变革中电子政府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春 《唯实》2003,(12):83-85
电子政府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造的一个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电子政府的建设 ,是社会公共管理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但在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发展中国家 ,电子政府的进程明显落后。面对世界竞争加剧、扩大内需的加快、信息化及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当前我国建设电子政府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66.
电子政府与行政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政府的出现对中国行政模式产生了全方位的冲击和深层次震荡.分析传统行政模式的弊端,领略电子政府的特点,实现政府行政的范式转换或模式转型,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7.
电子证据具有高科技性、无形性、易被伪造篡改和复合性等特点。电子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体现出书证的特质 ,在诉讼中可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相似文献   
68.
在实行诉讼对抗制的国家,人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使信息技术证据成为保护企业利益的一种工具:(1)起诉,包括刑事诉讼;(2)法庭辩护;(3)为规则制定者和企业作出重要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对于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证据具有可采信性,人们仍有质疑。计算机法学正是研究如何确定、保存、分析及如何提交数字证据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传统上计算机法学被认为是一门滞后的学科,但是澳大利亚《信息技术证据管理指引》还是前瞻性地规定了能使电子证据效力最大化的系统生存周期的一些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9.
美国科罗拉多州将法院与执法机构的电脑系统联网,并使用媒件在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送,使法院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将逮捕证直接签发给执法机构,克服了书面逮捕证存在的诸多缺陷,实现了逮捕证的电子化、自动化和同步化,提高了签发逮捕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0.
论电子政府的民主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政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革命,更是政治民主化理念的全面洗礼,电子政府所蕴含的民主精神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直接体现了人民主权的要求,是公民参政的有效渠道、权利平等的生动体现、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