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电子网络正以光的速度飞速发展,为了保障电子交易安全,在愈来愈多的新型网络电子商务漏洞出现之前,公证介入电子签名、认证是刻不容缓的,这是为了给电子交易保驾护航,也是公证行业本身积极参与到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为行业向更新更广阔的方向推进所需要的。一、电子签名的基本涵义及认证在现代社会中,电子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各种数据表明,互联网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极不安全,现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网络黑客、病毒的攻击、侵袭。同时,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越  相似文献   
22.
电子商务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建兴 《河北法学》2001,19(3):22-26
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主要交易模式 ,它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的兴起使现行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电子商务问题及其立法对策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电子商务的概念、立法状况、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施怀平 《工会博览》2008,(12):113-114
《电子签名法》须布实施第四年了,在贯彻实施中出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电子签名的管理模式、适用范围、电子认证的立法,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24.
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通俗点说,电子签名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件的签名,是能够在电子文件中识别双方交易人的真实身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以及不可抵赖性,起到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作用的签名的电子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5.
26.
二○○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宁政办发[2008]1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信息办拟定的《关于加快我市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7.
陈军 《中国公证》2004,(12):41-43
"Internet"可谓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使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就在人们享受着"纵横千万里,遨游天地间"的快意时,就在".com"们将一些虚无飘渺的概念演变成帐面上的万千资产时,网络引发的问题也不期而至,比如网络侵权、电子合同的成立、电子认证、电子签名的确认及效力等等.在传统交易环境下,一般来说,先履行义务者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交易当事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谁先履行合同,而在网络支持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正在与什么人交易,其信用程度如何以及合同怎样成立、以何种方式表现等等一系列问题.考虑这些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因为电子商务开放性的特点,交易双方很可能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都不会有面对面的机会,所以归根结底,电子商务首要解决的是信用问题.  相似文献   
28.
计算机及Internet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Internet在商业上的应用,在更进一步促进贸易全球化、实现高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商业、贸易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课题.如何适应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潮流,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措施.本文立足中国电子商务现状,从立法层面上就如何促进和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本刊讯]2010年6月,国家密码管理局审核评估了国家信息中心提交的申请,批准了国家信息中心在政务外网开展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的资质,这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电子认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0.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领域和各个方面.如何保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已经不只关系社会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并且已经关乎到了国家安全.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各系统的信息安全,为各应用系统提供一套通用性强、实施成本低的、合法的、安全的第三方数字认证平台成为当前大家都在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多年从事电子认证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当前成熟的计算机技术,从如何构建一个通用性强、不需要对应用系统进行代码改造就可以对应用系统实施安全保护的电子认证服务公共平台,及该平台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