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坤 《工会论坛》2008,14(2):61-62
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知行不一”、内容趋同、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企业文化理解的肤浅、片面,以人为本的宗旨贯彻不彻底,缺乏真正认同的企业价值观,以及急功近利导致形式主义等。  相似文献   
142.
道德感人皆有之,现代人类社会不能缺少的道德规范只有通过"知--行"这一过程,才能内化到人们的心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如此.本文从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阐述了知行统一的理论涵义和必然要求,探讨了履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3.
李培 《社会主义论坛》2007,(5):13-14,2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领导干部能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名誉观、权力观、地位观的价值体系,直接影响良好的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44.
欧阳伦四 《世纪桥》2007,(10):110-111
大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不完善、德育中的一些缺陷及不良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他们道德知行脱节。为促进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我们可运用完善品德心理结构、强化道德行为评价、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和优化生活环境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这些论述要求,为我们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明确了方向,指出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6.
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果道德不能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化为人的具体实践,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无从谈起.基于道德的这个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知"与"行"的互动,仅仅是停留在让受教育者知德的水平上,那么毋庸置疑,德育的最终产品将会是一群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品质的人,德育的价值和意义也将无从谈起.德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将道德贯彻到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德育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实现.然而,当前道德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知行脱节的现象,却不得不让我们对德育中的几个问题予以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