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审美活动是一种心理性的活动,既有直接性又有导向性。审美活动对情感引发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是形式转化的不同层面,与直觉式的兴奋相对应的是形式的感性层面、与知觉相对应的是形式的知性层面、与综合功能相对应的是形式的理性概念层面。  相似文献   
62.
关群德 《法国研究》2002,(1):102-107
作为哲学家的梅洛 庞蒂在哲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地位。虽然他自称其哲学思想许多来自胡塞尔的启示 ,但是他对胡塞尔的理解对许多人来说却是一个故意的误解 ,也许胡塞尔本人也会这么认为。作为萨特的同事和朋友 ,他的哲学常常和萨特的哲学被认作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 ,然而 ,他在不同的地方或明或暗地批评了萨特的哲学观点。在其一生中 ,他对哲学的看法也有许多改变。前期他的哲学思想以《知觉现象学》一书为标志。按照一些人的看法 ,这就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 ,甚至也许是可以改变西方思想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此书中 ,他大量引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63.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城市知觉和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政 《长白学刊》2005,(4):76-78
由于历史、现实以及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农民工的城市知觉使他们在感官上处于一种普遍的焦虑之中;而社会适应能力的欠缺又使得这一群体持续游离于城市社会之外,无法在与城市人和城市区位的结合与互动中形成良好的融合,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城市社会问题.特定层次和程度的制度安排仍然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4.
陈亚颦  马黎 《思想战线》2008,34(1):13-16
从环境感知行为的视角研究傣族地域文化系统,有助于我们把宏观地域环境置于人类的主观意识知觉中,进而理解西双版纳傣族地域景观不再是自在情景,而是可供傣族阅读的文本,傣族按照特定的阐释方式行动,形成生态节制行为,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傣族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景观.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西双版纳傣族环境感知意识的第一手资料,并用模糊集数学评价方法对环境感知意识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5.
一种视听格式塔:论梅洛-庞蒂的电影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45年,梅洛-庞蒂的基本哲学思想框架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他的思想开始向美学领域延伸。同年,他在法国高等电影学院的演讲《电影与新心理学》代表了他有关电影美学的基本思想,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在格式塔心理学眼光审视下的电影美学。这篇演讲稿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格式塔心理学的一般思想及其在知觉现象中的应用。第二部分讨论电影的视听语言能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第三部分将电影、格式塔心理学同"当代哲学"(即现象学)联系起来,认为三者面临和探讨共同的问题。他的电影美学思想影响了诸如戈达尔这样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对电影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6.
成秀梅  陈文婷  余林 《前沿》2015,(1):124-129,148
研究采用Fujita等基于解释水平理论对自我控制的界定,利用内温的整体-局部知觉范式激发被试的不同知觉水平,设计假设事件和实际行为两种情形,评估不同知觉水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处于整体知觉的被试,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即表现出对延迟结果的偏好、更强的躯体耐受力。具体表现为:(1)相比局部知觉的条件,整体知觉可以引导被试减少对即时结果的偏好,增加对延迟结果的偏好。(2)相比处于局部知觉的被试,处于整体知觉的被试,拉伸拉力器持续的时间更长,表现出更强的躯体耐受力。  相似文献   
67.
人类已有六千年的阅读史,阅读是从图象阅读到文字阅读,自从网络改变了人的阅读方式后,传统阅读转向网络阅读的发展空间,阅读又从文字到图像.揭示阅读的本质是每个学者不断的诉求.自20世纪中叶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创立了<视觉思维>与<艺术与视知觉>理论,特别是人的信息加工理论创立以来,很少有学者以此为视角对阅读理论进行研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本文提出了在网络信息超载的情况下网络阅读信息负载理论,验证理论在网络阅读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8.
王菊  李世林 《工会论坛》2008,14(6):142-143
知觉是人们融合了感性和理性的一种认知形式和状态,审美则以一定的知觉能力为前提。“审美空间”应该说是创作者在审美空间中的创作.同时也是指审美肯往“审美空间”中的审美。创作者在“审美空间”中融入了想象性感悟,审美者在“审美空间”中也得以开启了想象性感悟。  相似文献   
69.
陆伟然 《学理论》2008,(23):91-92
飘忽暗示除了虚作实写,把概念变成半虚半实状态,形成意绪飘忽之外,尚有一些飘忽暗示手法。物象知觉化是其一。所谓"物象知觉化",就是万物有灵天地有灵。人有灵性,天地万物也有灵性。人能感知天地  相似文献   
70.
中国和印尼关系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然而历史上两国关系发展却并不顺利。苏哈托统治时期,中印尼关系长期处于中断状态。即使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复交的情况下,印尼仍坚持不与中国复交,其中原因非常复杂。文章从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着重从历史包袱、诱发定势和认知相符这3个方面分析印尼对中国的错误知觉及其对印尼决定与中国复交的影响,并就构建两国友好关系的心理基础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