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293篇
中国共产党   499篇
中国政治   738篇
政治理论   300篇
综合类   4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公平与正义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具有自由与平等双重含义。自由是强调机会均等的公平,平等是强调结果均等的公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公平观正在发生由强调结果平等到强调机会平等的变化。危及当前社会安定的因素不是机会均等条件下的结果的不平等,而是由机会不均等所导致的结果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52.
社工与志愿者对建设幸福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第一,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两个转型。第一是宏观的社会转型,即我国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都随之发生变化。第二个转型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社会创新。我国及时注意到在社会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党在十七大上,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这样就变成了四位一体的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而这些变化都会直接、间接地通过社会心态的变化反映出来,转型期社会心态处在多样的、复杂的嬗变之中。  相似文献   
54.
温雪琼 《团结》2012,(4):34-36
参政党始终是我国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活跃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广泛的领域中,尤其关注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55.
"蛰居"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病理现象,是一种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消极生活状态。在当代日本急剧的社会转型中,蛰居经历了从萌芽、增多到社会问题化的演变过程。青少年蛰居萌芽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富裕社会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伴随着大众消费社会的到来和"不登校"问题的凸显,蛰居现象不断增多。90年代,日本进入泡沫经济崩溃后面临全面转型的多元化时代,蛰居逐渐由隐性现象向显性社会问题转化。21世纪以来,随着"格差社会"的出现及少子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愈演愈烈的蛰居现象已成为关系到日本社会未来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6.
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是当前社会各界特别是知识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民主与科学杂志社近日在京举办“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专题研讨会,来自科学界和社科人文界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存在哪些问题.科学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应起到什么作用,如何促进科学精神与入文精神相互融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讨。本刊将分两期刊登与会学者的发言摘要与文章,希望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57.
统一战线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途径之一。面对关键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变化,如何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服务社会转型发展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当前社会转型的特点入手,重点分析了统一战线在转型期的新作用,并从张家口市统一战线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出发,提出了较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8.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10):63-63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l2)》指出,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未来5至10年,将是中国实现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9.
曾易 《学习月刊》2012,(2):23-24
城乡一体化的轴心是城乡居民即国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把社会各阶层看成是平等主体,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消除人为的歧视和割裂,其目标是在以统筹城乡发展、以制度化形式统领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改变目前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使农民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为此所需要的文化素质,最终形成一个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乡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60.
禾刀 《江淮法治》2013,(16):57-57
近代中华,命运几番沉浮。《中国在历史的转折点:当代十贤访谈录》一书由资深媒体人马国川对吴敬琏、厉以宁、江平、茅于轼、资中筠、高尚全、余英时、李泽厚、许倬云、袁伟时等当代10位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学者的采访对谈整理而成;围绕中国改革的主题,涉及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社会转型、经济变革、司法改革、民生保障、文化重建、道德塑造等关系每一个中国人命运的重大命题,深入剖析一百年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转型的真实内在逻辑,为站在十字路口的今日中国寻求历史方向性的道路。该书撷取的访谈虽各有侧重;但最终均归结聚集于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