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38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各国政治   1226篇
工人农民   1707篇
世界政治   30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01篇
法律   11622篇
中国共产党   38126篇
中国政治   51354篇
政治理论   10233篇
综合类   15728篇
  2024年   186篇
  2023年   961篇
  2022年   802篇
  2021年   1144篇
  2020年   1436篇
  2019年   769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821篇
  2016年   1575篇
  2015年   2647篇
  2014年   8909篇
  2013年   9711篇
  2012年   12719篇
  2011年   12829篇
  2010年   12388篇
  2009年   11961篇
  2008年   11427篇
  2007年   8389篇
  2006年   8946篇
  2005年   6084篇
  2004年   5333篇
  2003年   5132篇
  2002年   4648篇
  2001年   3804篇
  2000年   3273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张璇  席敏 《半月谈》2020,(7):10-11
疫情之下,稳定经济增长成为当务之急。新基建作为有效政策举措,成为经济热词。那么,新基建究竟新在哪?又应该怎么建?新在哪?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一时间,新基建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52.
消费是我国经济、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源泉。疫情危机后,提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消费券短期刺激消费,可以尽快启动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周期,但打造国内经济循环市场,冲抵国外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更为迫切。投资民生、保障民生,提高国民劳动收入份额,是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形成新的复杂环境下国内经济平衡的关键。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国民对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信心,可激发民众长期消费热情,助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3.
国际发展研究是反映现实世界变化的窗口之一。最近几年的发展经济学文献对诸如援助的动因、援助有效性等传统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对新议题的探索也逐渐涌现。移民问题、局部地区的战争与恐怖主义活动与援助的相互关系,援助是如何塑造受援国行为及其所产生的效果,是反映援助国政治诉求的现实性研究。除此之外,源自其他学科的新研究方法也丰富了学者们对传统议题研究手段,补充了传统研究方法在诸如内生性等问题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54.
我国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显著,主要表现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攀升;金融业利润居高不下;非金融企业涉足金融领域业务增多。适度的金融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过度的金融化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金融诅咒"现象,并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化风险,需要树立协调发展理念,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重构互利共生的银企关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比重;加强调控和监管力度,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5.
家家有"家底","家底"是家庭追求幸福生活的保障;国家有"家底","家底"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也有"家底","家底"是谋求事业发展的依托。2019年10月23日,2018年度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首次亮"家底",交出"明白账"。财政部部长刘昆受国务院委托作专项报告。  相似文献   
56.
刘中 《求知》2020,(5):29-31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大众化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57.
地铁,被誉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之一,因便捷通达而成为众多市民首选的交通出行方式。然而,当人们穿梭于城市,享受着地铁的便捷、高效时,可曾想到建设者默默无闻的奉献与付出。前不久公布的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上,就有一位我市的地铁建设者榜上有名。在8年时间里,他先后组织完成了本市12条地铁盾构隧道、6座车站、1座车辆段、一个全国领先平台管理体系以及本市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设计方案的研发建设工作……他本人也先后获评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部长、高级工程师闫伟。  相似文献   
58.
随着COVID-19疫情的全球扩散,东盟国家经济增速急转直下,各国官方和国际经济组织均大幅下调2020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于各国实施防控疫情的举措,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国内消费和投资下滑,生产和出口骤降,服务业遭受重创,失业和民生问题凸显.为应对全球疫情扩散对经济的影响,东盟国家将抗击疫情列为国家议程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抗疫情、稳经济、稳社会和稳民生.各国纷纷推出经济援助配套计划,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加大财政支出,降低基准利率,稳定汇率和金融市场,援助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疫情的影响."后疫情时期",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取决于全球疫情的消退尤其是重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59.
张帅  李蕾 《理论视野》2020,(3):54-59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经济安全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为保障国家的能源经济安全,秉持"外部着眼,内部着手"的原则,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和提升战略石油储备双措并举,需从四个方面提升我国能源经济安全度:一要加强国内资源开发;二要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石油消费;三要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四要加快战略石油储备建设。  相似文献   
60.
欧亚经济联盟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中的新成员,其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多重一体化的目标趋势与愿望在不同领域表现出功能性差异,即经济的先导性、政治的战略性、社会认同性、法律保障性、文化融通性等。在全球治理、互联互通和全球产业链正在生成的背景下,如何立足联盟多重发展目标,更好地发挥出欧亚经济联盟的应有作用,尚存诸多法治困境:从超国家制度与主权国家制度的衔接到成员国间的基础性不平衡对一致性规则形成的制约,再到联盟法律与成员国法律对接的阻却性因素的存在,以及联盟从初级一体化规则向高级一体化规则演进的迫切需求等。面向未来,欧亚经济联盟呈现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阶段过程性发展的趋势,基于历史文化的多重合法性根基将促动多重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同时决定在国际法治与国内法治的交错并存中构建联盟法制机制,并促动规则治理的深化均是可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