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4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127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安全问题一直都高度重视,并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加以确保。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三代领导集体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从经济基础的构建上确保执政安全。  相似文献   
122.
傅恩来 《求知》2010,(10):11-13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探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特点,研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对的最基本的国情,就是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国情是通过当今中国的政治状况、经济基础、国际环境、资源状况等方面内容体现出来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中国现代化建设面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24.
邓小平在90年代就提出“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 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现 在,这种地区发展战略已经到了必须由前一步向后一步 转变而且能够转变的时候了。因此,党中央做出“西部 大开发的决策”,是既正确而又重要的决策。为何“着眼西部”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大体形成了东部、中 部、西部三个地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  相似文献   
125.
体制的社会主义——即建立在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我不是一个哈耶克的崇拜者,但赞同哈耶克对体制社会主义的批评,即它无法解决如何为计划收集  相似文献   
126.
在人类思想史上,先后有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揭示了物权正当性的法哲学基础。但是若要全面地理解物权正当性的内涵,应从权利本质的角度考察作为主体的人对特定物的自求利益是如何经由国家的价值判断而获得排他性的支配权。该价值判断的基础就在于生产关系的形态及人权保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7.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同胞正期待着双方加强互利合作,共创双赢新局。两岸经济合作一向是两岸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大陆方面已将推进两岸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作为今年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优先和重点。两岸各界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8.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不断地解决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这个根本问题。改革必须以“两个适应”为目标,建立适应的动态概念,促使改革不停顿地进行,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如社会主义本身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必然受到发展、稳定以及法治等方面不和谐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各地应该立足于实际,不能盲目攀比,脚踏实地地正视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0.
非政府组织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散化和非组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对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而言,最重要意义在于能够具体而真实地代表农民的实际利益,能够把分散的农民、农户组织起来与政府处于一个比较对等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化解市场风险.发展非政府组织,推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形成农业利益集团,从而创设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环境、政治前提、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