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3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的建设,由于各地区的差异,不可能自上而下采取一刀切的模式,需要各地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一条特色之路。贵阳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42.
网络平台是极其活跃的新型网络主体,网络平台犯罪形势严峻.但司法应对呈现出整体疲软的特征,暴露出立法规范供给与理论跟进失衡的制度瓶颈.立足刑法教义学,应当确认网络平台作为新型网络犯罪主体的理论地位,以技术+功能标准明确网络平台类型,实现刑事责任法定化.今后,要着力增加网络平台作为新型犯罪主体,设定具体的网络安全管理义务,为追究网络平台的刑事责任提供充足的规范依据与理论指导.要对网络平台进行类型化分析,使网络平台刑事责任形态更具体,并便于相互划清界限.充分重视网络平台法定义务的地位,在准确厘定平台义务的基础上,应坚持实质必要原则,设定具体义务以优化归责原理.  相似文献   
343.
确定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监管的边界,消除公众关于网络平台监管权限扩张的担忧,建立规范的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监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护公民权利之间保持平衡,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监管边界应遵守辅助性原则、促进网络发展原则、行政均衡原则.确定网络平台信息内容监管的合理界限,需要明确监管义务依据,构建审查范围的负...  相似文献   
344.
构建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网络平台,是加快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建设的.本文从创新的角度,对电子政务外网工程一期工程的建设历程、经验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重点进行了思考总结,并提出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公共网络环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5.
张昱 《学理论》2013,(23):387-388
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有了网络媒体为依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正能量",但其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提出弱化其负面影响的策略如下:加强校园内部的思政网络建设;构建"联动网络平台";构建虚拟化高仿真世界;增强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戒除网瘾需三方配合。  相似文献   
346.
网络平台是网络空间“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单元、重要枢纽和关键节点.在网络平台的“生态”中,不同的私主体事实上处于不同的地位,进而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法律关系.通过分析这些法律关系框架中的私权力现象,继而探讨私权力的规制机制,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平台责任的基础和边界.  相似文献   
347.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一些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名人开始借助网络平台逐渐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这些网络意见领袖不仅经常为网民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而且通过自己的意见影响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网络意见领袖在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发一系列网络舆论风暴的同时,也挑战着政府在舆论阵地中的权威。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应积极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在舆论引导、社会稳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兴起提  相似文献   
348.
2011年,蒙自市投资50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数字的开发工作。该软件是一套条块结合、功能清晰的预防腐败科技网络平台。共有电子监察、纪检监察、行政审批、数据安全四大系统,设有“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重大人事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行政审批、行政监察、市场监管、工程招投标、绩效评估、内部监控、办公办文等运用功能...  相似文献   
349.
在信息全球化条件下,网络的广泛普及以及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即时、互动、直接、廉价等特点,使世界各政党纷纷把目光投向网络建设,从而改变了世界各国民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思维行为逻辑,对政党功能和运作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政党发展带来众多的机遇和  相似文献   
350.
“信息信义义务”理论已掀起网络平台监管争论的汹涌波涛,该理论经由杰克·巴尔金(Jack Balkin)教授发展,旨在“一碗水端平”一般用户与搜集、分析、出卖个人信息为业的数据公司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医患关系、律师与客户、会计师与客户的关系时,法律课以医生、律师和会计师特殊的注意、保密和忠实义务。巴尔金教授主张,与之相类似,在处理脸书(Facebook)、谷歌(Google)和推特(Twitter)等公司与终端用户的关系时,也应课以公司类似的特殊义务。过去数年里,该论断赢得了广泛的支持,鲜有敌手。但信息信义义务理论存在潜在矛盾和模棱两可之处,其是否有能力解决上述问题使人生疑。故此,本文揭示上述理论缺陷,意在瓦解“信息信义义务”新理论共识。尽管我们同意巴尔金教授“占主导地位的网络平台造成损害,由此呼唤法律的介入管制”的论断,但我们质疑信息信义义务这套理论是否能充分、恰当地回应所谓的信息不安全问题,更勿论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建立于监视渗透基础上的优势市场份额以及与商业模式相关的根本问题。我们也呼吁重视信息信义义务这一理论框架的潜在成本——我们担心,该理论框架会对网络平台的结构性权利产生一种盲目的自满,也过早地放弃了对公共监管的更美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