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4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68篇
各国政治   112篇
工人农民   209篇
世界政治   6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1篇
法律   7501篇
中国共产党   3863篇
中国政治   6606篇
政治理论   2105篇
综合类   4751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530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961篇
  2014年   2382篇
  2013年   2626篇
  2012年   2498篇
  2011年   2426篇
  2010年   2323篇
  2009年   2007篇
  2008年   1825篇
  2007年   1342篇
  2006年   1028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551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东方》2020,(3)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新兴媒体的日益兴起,尤其是社会化媒体在新传播格局中的份额和重要性的快速提升,推动了新的传播格局的形成。新的传播格局中网络意见人士群体迅速形成,并在网络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做好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关系到舆论导向把握、意识形态安全以及社会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当前,针对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努力开创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2.
23.
一条短信钩走了一家人全部积蓄上当的不仅仅这一家人,短信诈骗像瘟疫肆虐警方与高智商犯罪展开较量,骗子落网,短信诈骗破灭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了网络危害行为的主要表现 ,根据现有网络犯罪法律规定分析了网络犯罪行为所具有的侵害客体复杂、犯罪主体多元、犯罪手段多样、危害严重的客观表现以及主要出于故意心理等构成特点 ,并指出网络犯罪是行为人违反刑法规定 ,运用网络技术知识、网络工具或网络环境 ,对网络安全运行进行攻击与破坏或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相似文献   
25.
网络社会化与青年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已经使人的社会化的方式 ,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 ,正是这些变化使人的社会化的塑造被放在了一个多样性、全求化的情境中。网络社会化会给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新的课题 ,理论教育工作者应作出积极的、超前的应对 ,这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6.
我国刑法学界对信用卡诈骗罪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但就该罪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言,也仍存在不少分歧。就该罪概念的界定、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等方面存在着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27.
管理数字化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数字化模式是指企业管理活动的实现是基于网络的 ,企业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和财富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模式是运用量化方式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8.
最新统计表明: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其中青少午“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谁来拯救他们沦陷的灵魂?在武汉,一个曾不堪侮辱、冲动制造惊天事件而被学校开除,上班后又因受无辜牵连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最后痴迷网游而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年轻人,在父爱的感召下,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竟以非常的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坏孩子”们,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非常对决,并因此赢得了成百上千家长的尊敬!  相似文献   
29.
刘梅湘 《现代法学》2006,28(4):122-128
被害人的知情权是被害人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逻辑前提,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体现,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及被害人的知情权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但权利告知规则仍不完善,被害人对案件的进展、诉讼结果以及刑罚的执行情况缺乏知悉途径,知情权的实现缺乏保障机制。立法上应对其作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30.
丘红斌 《刑警与科技》2006,(3A):128-129
由于IP摄像机及视频编解码器的普及,引进了把全部系统数字化的监控系统。 计算机价格的跌落,出现了第二代以高性能化的,利用Database的监控图像的高效率管理及可远程监控的监控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