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84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审前羁押制度的基本功在于保障诉讼进行.逮捕意味着羁押,具有惩罚的功效.由于剥夺人身自由的羁押会对行为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因此,也应坚持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82.
冯文平心里非常清楚,距离李桂保刑事拘留羁押最后期限仅剩六天,如果再找不到琚新伟,拿不出有力证据,就只有开门放人了,这起"零口供"积案也就彻底成了死案。  相似文献   
83.
侦查中重新计算羁押期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期间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涉及的另有重要罪行应当以一定的法定刑作为衡量的依据;侦查期间不应包括补充侦查期间;重新计算羁押期限后可以在此基础上依法延长羁押期限;重新计算羁押期限应当从有权机关作出决定之日或者前一个羁押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补充侦查期间不能使用原侦查期间未曾使用的羁押期限;侦查中改变管辖的案件能否重新计算羁押期限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案件,检察机关认为有错误的,可以作出撤销的决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有错误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4.
当事人取保候审权利保护之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保候审不仅仅是强制措施,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因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未受到重视,致使在取保候审制度中未建立起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因而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85.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审前羁押规定了相对严格的务件和程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制衡原理的要求。但是,我国审前羁押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剖析其原因,以图对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6.
审前羁押能够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需。但是审前羁押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影响极为深重。如果羁押制度没有走向法治化、程序化,运用不当则极易侵犯人权。充分关注和论证审前羁押的性质和目的,能够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7.
我国未成年入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率低且适用不平衡,既有制度层面原因,也有实践层面的原因。与国外保释制度相比较,在适用主体、决定主体、保障机制等方面有较大差别。对上述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并提出了我国未成年人非羁押强制措施风险评估与控制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88.
只因素要正当擦鞋钱,擦鞋匠邱福生反遭顾客赖雨恕的敲诈勒索。 只因没有羁押艾滋病病人的专门场所,公安机关无奈放逐违法犯罪的艾滋病病人。  相似文献   
89.
山东基层检察院捕后判轻刑案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比例的审前羁押无法满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轻刑案件适宜作为逐步降低羁押率的突破点.执法理念的偏差以及在执法理念指导下的自身工作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造成轻刑逮捕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检察机关应当通过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完善审查逮捕工作机制和建立相关配套制度,把轻刑逮捕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90.
权力分立制衡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刑事司法权力运作的基础,对于受指控人的基本权利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就国际公约与欧、美先进国家的法治经验论,纠问式侦查构造已日渐式微,检察官无羁押权为各国立法之通例.如果检察官已经行使侦查、公诉职权,就不宜再在侦查程序中担当预审法官,也不应当享有羁押决定权.我国未来的刑事司法改革应当温和而渐进地进行,在保障受指控人的听审权与救济权利的前提下保留检察官羁押权,引入事后审查制由中立法院对羁押进行事后复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