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33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339篇
世界政治   8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22848篇
中国共产党   4678篇
中国政治   10098篇
政治理论   3418篇
综合类   7800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651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673篇
  2015年   1378篇
  2014年   3531篇
  2013年   3204篇
  2012年   3809篇
  2011年   3983篇
  2010年   3567篇
  2009年   3841篇
  2008年   4427篇
  2007年   3197篇
  2006年   2814篇
  2005年   2280篇
  2004年   2504篇
  2003年   2292篇
  2002年   1957篇
  2001年   1396篇
  2000年   1320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5.
近年来全社会关心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共识愈发强烈,当前中国商标、专利申请量均属于世界领先位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专属管辖全国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的一审法院,同时管辖着北京市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侵权等纠纷案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检察机关既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也直接影响着其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继而会影响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进展。当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角色定位应当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目的保持一致,需要在两类环境公益诉讼中各有侧重。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更加突出"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侧重于诉讼"原告"。  相似文献   
17.
陈莉 《人民司法》2020,(13):104-106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等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行政争议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于具体行政行为意见不同而引起的争议,在当前提倡服务型政府,强调“权为民所用”的现代社会,妥善解决各种行政争议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廓清物业服务范围及维修责任的边界对于减少合同纠纷具有重要意义。排污管道责任归属问题的背后是物业服务意识差,管理方法落后、物业服务合同部分内容不合法以及利益的驱动。建议细化地方性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范、细化、宣传物业服务合同;加强物业制度建设;修改排污管道设计;房地产开发企业与物业管理分离,严格招投标制度选聘物业;加强物业监督。  相似文献   
19.
与一般意义上的合同解除权相比,任意解除权有着更强的"任意性",体现着特殊情境下法律对于更高自由与效率的价值追求。然而对于合同任意解除权设立、行使等过程中的"任意限度"问题,分歧层出不穷。在权衡意思自治与合同严守原则的基础上,尝试从多重角度划定合同任意解除权的任意"边界",有助于维系法律的公平正义,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促进实现保障自由权利和防范权利滥用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现代法学》2019,(1):84-95
当今社会,行政决策高度依赖于信息,而行政机关搜集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直接决定了行政决策的质量。传统官本位思想、层级制的行政体系以及局限于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渠道等,阻隔了信息与行政决策之间的互动通道。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力地推进了两者的互联互通,但大数据为行政决策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又容易出现信息被人为利用、编辑而误导行政决策。为发挥大数据对行政决策的积极作用,立法应从大数据的提取、运用程序以及使用的法律后果上予以规范。只有将大数据的运用置于法治轨道内运行,才能真正实现行政决策的精准和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