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63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先秦时期孔孟的义利观只是局限在伦理道德范畴的讨论.西汉昭帝时的盐铁大会上,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就义利关系展开了盐铁是否专卖的大辩论赋予了义利观新的特定的内涵.贤良文学以儒家义利之辩为准绳,打着国家导民于义的旗号,要求盐铁私营,实为工商业者利益的代言人,并非真为民请命,是以义之名行利之实.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汉代儒家的义利观看作是先秦时期义利之辩的恢复或延续.  相似文献   
102.
刘玉霞 《传承》2009,(10):96-97
西汉时期农业取得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水利的开发与灌溉面积的扩大。西汉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环境,促进了耕作栽培制度的演进,形成了若干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为西汉经济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古代的国家安全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加强我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史研究,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梳理相关历史文献,采取历史分析和古今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概括出西汉王朝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的国家安全思想。西汉王朝的国家安全思想对维护当代的国家安全有以下启示:重视国家安全领域的关联性;动态把握国家安全思想;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具有根本性;强化军事安全的保障地位;在意识形态安全上,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安全上,为世界和平赤字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  相似文献   
104.
世风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风尚.它是随着时代变迁而随之发生改变的,既有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保存,也有当前时代变化导致的新风气的产生.本文从西汉中前期社会主流风气经历了崇尚武力到无为而治、勤俭治国再到崇尚儒学、投身仕途的转变过程.至此,儒学地位终于在统治高层占据了主导地位,主导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正统思想完全建立.  相似文献   
105.
周小慧 《传承》2008,(18):84-85
世风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风尚。它是随着时代变迁而随之发生改变的,既有对前代传统的继承保存,也有当前时代变化导致的新风气的产生。本文从西汉中前期社会主流风气经历了崇尚武力到无为而治、勤俭治国再到崇尚儒学、投身仕途的转变过程。至此,儒学地位终于在统治高层占据了主导地位,主导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正统思想完全建立。  相似文献   
106.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吾"、"我"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但表示单数的频率大大超过了表复数的频率;"余(予)"、"朕"只能表示单数。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复数的表达方式,就是"吾侪"、"吾曹"、"吾属"的使用,这是"我"所没有的。秦至汉初时,"吾"后仍然可以加"属"、"等"、"众"构成"吾属"、"吾等"、"吾众"等词语表示复数。秦至汉初,出现了一例指称复数时也可以有形式上标志的"我侪"。西汉中晚期,"我"后跟"属"、"曹"等复数形式标志的例子增多。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王军 《瞭望》2008,(37)
西汉中期以后,整个三峡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文化面貌完全一致。这对研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成国雄 《传承》2008,(4):84-85
西汉昭宣时代循吏大量出现是昭宣时代实行宽缓的统治策略的必然结果,出现与汉宣帝注重完善官吏选拔制度有直接的关系;儒学礼乐教化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循吏的出现;广大劳动人民对和平富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循吏的拥戴与支持也是循吏不断涌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9.
2001年2月下旬,海外新闻媒体纷纷对徐州狮子山西汉兵马涌进行了报道,甚至有欧洲学者说,它简直是中国的第二个“秦皇陵”!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徐州汉代诸侯王陵,为何能与有6000兵马布阵,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的秦皇陵兵马诵相提并论?陵墓中出土的金缕玉衣,为何  相似文献   
110.
《汉书·西域传》将西域分为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汉王朝的西北边疆主要指狭义西域。整个西汉时期,国家战略重点在于防御北方匈奴的进攻,同时也为了抵御匈奴对西北边疆的控制。汉代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态势,就由汉王朝与匈奴争夺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及西北边疆民族为了自己的基本利益,左右于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的三方博弈关系构成。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汉王朝与乌孙、车师、鄯善(楼兰)、渠犁等民族的关系较为友好且紧密。王莽新朝建立之后,其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匈奴势力再次进入汉王朝的西北边疆,使西北边疆的民族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