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63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2 毫秒
21.
言论自由系公民基本权利。隐私权所揭示的是一种个人独处状态,在封闭的私人生活领域,每个人均保有其私人信息而不被公开,享有其私人生活而不被侵扰。由此,隐私权与公法框架内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分别在宪民领域适度限制、规范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范围,掌握两者之间的界定标准,确定冲突的事后处理原则,是解决言论自由宪民界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陶思思 《学理论》2014,(3):109-111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迅速攀升,越来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网民在网络这片虚拟世界享受着最大限度的自由,因此出现了许多网络不良言论。网络暴民一词便由此而生。从网络"暴民"的由来及概念入手,揭示网络"暴民"的表现及特点,分析我国产生网络"暴民"的根源,最后对网络"暴民"的规制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3.
法治和民主是人类文明的一项基本标志,人权的保障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言论自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权,在信息化时代,言论自由正在网络的平台下展现出更加活跃的态势,本文即从法治的角度,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对网络时代的言论自由的保障和规制,以期更好的保障法治与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4.
欧阳爱辉 《唯实》2011,(4):74-77
丹麦的出版言论法律制约制度较为独特,它以刑法为主导,民事和行政法规分别处于弱化依附与普遍缺失状态。其具体运作是一个分两步走的过程,刑法狭义解释步骤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流产的“穆斯林漫画案”,可以发现它的具体运作具备一定正确性。但民事和行政法规的弱化缺失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缺憾。  相似文献   
25.
向骏 《南风窗》2012,(19):89-89
科雷亚关切的并非阿桑奇是否受到公正审判或言论自由是否受到保护,他真正的意图是展示政治实力,为明年的总统选举做准备,进而争取拉丁美洲激进左派领导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6.
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至今,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和发表言论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通过法律划定了网络言论的边界,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不但没有扼杀言论自由,反而成为网络言论自由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当然,我国的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朱铁志 《海内与海外》2014,(5):22-23,21
正狸美美的处女作《网人网事并不如烟》出版,一看之下,大感意外。原以为一个出道不久的新人,所写无非孩子气的感性言说。不料却是一本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厚重著作。所记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无所不包。美美供职于香港某媒体。三年前开始在香港文汇报上每周撰写一篇"网人网事"的专  相似文献   
28.
邵志择 《美国研究》2002,16(1):82-95
本文以焚烧美国国旗的宪法纷争为案由,讨论了美国言论自由问题中的言论与行为的两分法原则.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享有与口头的言辞同样的宪法保护,即相当于言辞;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享有与言辞同样的待遇,最高法院在长期的实践中一直摇摆不定.大法官们引入了诸如象征性表达、言论附加、表达性行为等概念来处理不同的涉及宪法第一条修正案的诉讼,最终在1989年的"得克萨斯诉约翰逊"一案中有了较为明确的准则.  相似文献   
29.
德国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立法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璐 《德国研究》2006,21(3):34-38
随着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元素,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与立法规制也成为法律视野中的重要问题。德国在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上延续了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但同时颁布了《多元媒体法》进行专门的立法规制。从与美国的网络言论规制比较来看,这是由网络言论的双重属性决定的,也与德国在网络言论保护上的价值取向和传统言论自由保护的方式有关。我国应从此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自身特点,实现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30.
言论是人类思想和情感最重要的表达交流方式,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一项基本权利。近年来我国公民"因言获罪"的案件频发,言论自由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民的言论自由受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时没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不构成诽谤罪;发生了"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一定构成诽谤罪,只有达到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情节严重"的法定条件时,才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达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程度才能适用公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