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0篇
法律   1092篇
中国共产党   904篇
中国政治   1117篇
政治理论   530篇
综合类   85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79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372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姜芳 《党史博采》2005,(11):4-5
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除具配合政治基础的因素之外,应当具有其主体独立性.然而在"文革"这一特殊环境中,文艺却走上极端,成为了纯粹的政治符号.本文试从文艺理论思潮及文艺创作角度,浅析在文革时期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同构关系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纵观国际私法的发展历史,从法律的单一适用到法律选择规则的出现,从单点要素的定向指引到多元利益的综合考察,从分配立法管辖权的选择方法到关注结果的选择方法,从片面强调主权优位到渐渐注重平位协调,仿佛总是有一根经络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决定着国际私法理论之树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博登海默即曾指出:"在冲突法领域中,有关公平与正义的一般考虑,在发展这一部门法的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大的作用."[1]法律选择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课题,传统国际私法形式正义价值观向现代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观的转变在法律选择方法理论的变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作者决定通过对法律选择方法中正义追求演进过程的分析来揭示整个国际私法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的价值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二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论——兼议正当化行为的体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发民 《法律科学》2007,25(4):120-131
以解决正当化行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不定,及其与犯罪构成关系不明为突破口;以反映定罪过程、权力与权利的平衡以及对抗制的诉讼程序特点为价值立场;兼顾中国已有的理论与实务情况,主张在我国犯罪构成论的应有结构为两层次四要件犯罪构成结构.此即:第一层次,三个要件,依次为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要件和犯罪主观要件;第二层次为犯罪客体一个要件,其中,正当化行为等作为排除犯罪客体的事由在此纳入犯罪构成要件之中.无此事由,犯罪即告成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外部影响,使世界上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威胁论强调中国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而机遇论则强调中国经济增长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威县是个“普九达标县”,按照达标要求,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应超过3%。但事实是,该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多人,在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里流失6000多名学生。而更令人沉重的是,威县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它不过是记者随意调查的一个县,也许比它的辍学情况严重、更触目惊心的县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6.
马召辉 《青年论坛》2005,13(3):125-127
情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在一个一切以利欲为人生首要价值的社会里,它无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黄金原型意象从巴尔扎克笔下溢出绝非偶然,作者所要弘扬的,正是当时快要失去的;作者所要拯救的,却是自己心中一直认为是永恒的,所以其中的悖谬之处,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刑法学的研究中,全面构建刑法学的体系框架,即犯罪论和刑罚论是始终贯穿于研究领域的主线的。近年来,法学家们逐渐从理论基石的奠定向实践功用转化,以摆脱一些遭人指责的追求“阳春白雪”式的“玄”学之风,使实际功用的研究显得异常活跃起来。相继出现了“金融犯罪研究”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论”学科性质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瑞琴 《世纪桥》2007,(4):135-135,139
历史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性质是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历史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历史教授法、历史教学法、历史教育法、历史教学论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概念的变化实质上是学科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几种主要的知识产权冲突规则的分析与比较,作者主张把保护国法主义作为第一位的冲突规则,把分割论作为第二位的冲突规则。随后,在对分割论进行理论完善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冲突法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肖蔚云 《中外法学》1991,(2):44-47,51
<正> 撰写硕士论文,并没有固定的程式,各门学科、各个写作者的情况不同,也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这里只想就十几年来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对写作硕士论文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论文题目的选择写作法学硕士论文,首先要重视论文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得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论文的质量.多年来我系许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从题目一看就感到是学科中应当研究、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价值、有新意,使人就想读读这篇论文.但是也有个别论文的题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